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教示
教导;训诲。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五:“节量棃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 宋 曾巩 《策问一》:“患风俗之敝也,正己以先百姓,而明於教示。”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此其效力,有教示意;既为教示,斯益人生。”
分類:教导训诲
《漢語大詞典》:教喻
犹教导。礼记·学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分類:教喻教导
《漢語大詞典》:教指
教导。 明 钱德洪 《增刻〈传习录〉跋》:“ 蘄 之士得遗言,若亲炙夫子之教指,见良知,若重覩日月之光,惟恐传习之不博,而未以重復之为繁也。”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是时二子 士亨 、 士和 举进士。公每遗书必曰:‘愿若辈为好人,不愿若辈为好官。’ 士和 以翰林吉士出为礼部主事。公闻之喜,以其能不干进,如教指也。”
分類:教导
《漢語大詞典》:谕导(諭導)
教导。《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諭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 高诱 注:“諭导以正道也。”
分類:教导
《漢語大詞典》:习导(習導)
指平日所受的教导。大戴礼记·保傅:“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 胡亥 之性恶哉?彼其所以习导非其治故也。”
分類:平日教导
《漢語大詞典》:诏导(詔導)
教导。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詔导,恩爱甚渥。” 李贤 注:“詔,告也。”北史·李彪传:“今诚宜準古立师傅,以詔导太子。詔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
分類:教导
《漢語大詞典》:默教
指不用言语的教导。 明 高启 《咏隐逸·朱桃椎》:“瞪视虽不言,默教意已周。”
分類:言语教导
《漢語大詞典》:交招
教诲;教导。《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引头千度觅,心心只怕被人欺。故知慈母惜婴孩,怜念交招役意怀。” 蒋礼鸿 通释:“交招,就是‘教詔’,教训的意思。”
分類:教诲教导
《國語辭典》:金石良言  拼音:jīn shí liáng yán
比喻珍贵的劝告或教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叔公教的,都是金石良言,务必一一记了,不可有负栽培。」也作「金玉良言」。
《漢語大詞典》:从教(從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漢語大詞典》:圣训(聖訓)
(1).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汉 蔡邕 《释诲》:“且用之则行,圣训也;舍之则藏,至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宜广,神教宜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 章老先生 ,你背圣训了,怎么説一个似可去。”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委吉凶以任运兮,永圣训以自强。”参见“ 圣教 ”。
(2).帝王的训谕、诏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姚麟奏对:“ 麟 恐伏而对曰:‘诚如圣训,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卫兵於殿庭之间,此岂臣当以私恩结下,为身计耶?’”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阳王仲祥韵》:“洪恩浹四海,圣训宜书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谆谆数千言,详载圣训。”
(3).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 穆罕默德 言行的传述--“ 穆罕默德 言行录”。在 中国 ,圣训也称“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
《漢語大詞典》:圣教(聖教)
(1).旧称 尧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导。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孔 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新唐书·柳浑传:“﹝ 柳浑 ﹞早孤,方十餘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诸父欲从其言, 浑 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经学理学:“ 东吴 之 惠氏 、 东浙 之 万氏 ,经学皆宗 汉 ,而未尝悖圣教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 中国 之人,号称奉圣教,而农工商贾,终身未登夫子庙堂,不知圣教为何物。”
(2).宗教信徒对各自宗教的尊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时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诸苾芻,依毘奈耶訶责制止,削除谬法,宣明圣教。” 唐 卢士衡 《寄天台道友》诗:“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漢語大詞典》:闻命(聞命)
接受命令或教导。《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闻命矣。” 宋 欧阳修 《治平二年与富彦国书》:“虽承诲勤,未敢闻命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代宗 登极,广拔淹瘁,君亦拜拾遗,闻命之后,君即逝矣。”
《漢語大詞典》:作新
书·康诰:“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传:“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本意谓教导 殷 民,服从 周 的统治。后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 宋 苏轼 《王安石赠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学 孔 孟 ,晚师 瞿 聃 ,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
《國語辭典》:教诲(教誨)  拼音:jiào huì
教导训诲。《书经。无逸》:「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國語辭典》:训词(訓詞)  拼音:xùn cí
教训的言语。如:「时过境迁,谁又能记得教官那些繁琐的训词呢?」也作「训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