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阃席(閫席)
指对妇女进行教化的职务。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方论妇教,明章閫席;玄池早扃, 湘 沅 已穸。”
《國語辭典》:有伤风化(有傷風化)  拼音:yǒu shāng fēng huà
对风俗教化有不良的影响。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黄绣球》第二八回:「女学堂也说是有伤风化,禁去几处。」
《分类字锦》:治终长者(治终长者)
汉书黄霸传: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政教清明
后汉书赵苞传: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争财感悔(争财感悔)
后汉书许荆传:迁桂阳太守,尝行春到耒阳,县人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荆对之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
分类:教化
《漢語大詞典》:云布雨润(雲布雨潤)
比喻教化远播。宋书·夷蛮传·诃罗陀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
《分类字锦》:赞协时雍(赞协时雍)
晋书虞溥传:除鄱阳内史,移告属县曰: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执经对讲(执经对讲)
后汉书刘宽传: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后汉书刘宽传:桓帝时出为东海相。延熹八年。徵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分类:郡守教化
《分类字锦》:招致大儒
隋书梁彦光传:复为相州刺史,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馀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比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尅励,风俗大改。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万民乡风(万民乡风)
管子: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文雅粉泽(文雅粉泽)
唐书员半千传:出为濠蕲二州刺史。半千不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
分类:教化
《國語辭典》:文修武偃  拼音:wén xiū wǔ yǎn
文治已施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升平无事。唐。王起〈鼋晁为梁赋〉:「我皇仁洽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也作「武偃文修」。
《分类字锦》:乌哺父母(乌哺父母)
益部耆旧传:张霸为会稽太守,举贤士,劝请教授,一郡慕化,野无遗寇。民语曰:城上乌鸣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绥德抚仁(绥德抚仁)
世说陈元方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分类:教化
《國語辭典》:四海承风(四海承風)  拼音:sì hǎi chéng fēng
政令教化遍行天下。《孔子家语。卷二。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