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演教
权道
功化
风轨
渐化
化主
助化
化道
佛化
法化
梗化
化境
义教
沾化
致化
《漢語大詞典》:演教
(1).传布教化。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君乘輜演教,佩紱临人,德被三城,风移五县。”《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引 明 王世懋 《王奉常集》:“取材愈博,演教弥神。”
(2).指传布佛教教义。 唐 张正甫 《衡州般若寺观音大师碑铭序》:“自 腾 兰 之演教于中土,殆将千岁。”明史·外国传三·日本:“ 祖阐 等既至,为其国演教,其国人颇敬信。”
《漢語大詞典》:权道(權道)
(1).变通之道;临时措施。 北齐 樊逊 《升中纪号对》:“投鼠忌器之説,盖是常谈;文德怀远之言,岂识权道?”《旧唐书·魏玄同传》:“如今选司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权道。”孟子·离娄上“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宋 孙奭 疏:“夫权之为道,所以济变事也,有时乎然,有时乎不然,反经而善,是谓权道也。”
(2).犹权门。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县内之大夫鲜有遗爱在其去者,盖邑居多豪,政出权道,非有卓然异绩结于人心,浹于骨髓,安能久而愈思?”
(3).佛教语。原指小乘说法的权教教义,也泛指教化世间的佛法。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权道隐深,非圣不尽。”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是故开设三净,用伸权道及涅槃。”
《漢語大詞典》:功化
功业与教化。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宋 叶适 《送刘茂实序》:“虽欲无大闕败,然积百数十岁以一意相承,而功化之陵夷甚矣。” 明 张居正 《论时政疏》:“今陛下即位以来,二十八年矣,自 成祖 以后,歷年之久,未有过于陛下者,功化之美,固宜上追 唐 虞 ,近配列祖。”
分類:功业教化
《漢語大詞典》:风轨(風軌)
(1).犹风度;作风。后汉书·独行传序:“虽事非通圆,良其风轨有足怀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僧含:“ 元嘉 七年, 新兴 太守 陶仲祖 立 灵味寺 ,钦 含 风轨,请以居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唐 人则‘闺中少妇不知愁’、‘西宫夜静百花香’,婉孌中自矜风轨。”
(2).犹言教化法度。魏书·张彝传:“ 高祖 大圣临朝……开翦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流。”北史·甄琛传:“请免所居官以肃风轨。”
(3).风标、轨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若夫 汉武帝 命 所忠 求 相如 遗书, 魏文帝 詔天下上 孔融 文章,渐昭风轨,犹无集名。”
《漢語大詞典》:渐化(漸化)
感染教化。《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渐化端冕,奉珍助祭。”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四海从风,八垠渐化。” 清 戴名世 《〈辨苗纪略〉序》:“遵其成法,勿致陨坠,则 苗 皆可渐化,而为衣冠文物。”
分類:感染教化
《漢語大詞典》:化主
(1).教化之主。佛家对佛的称谓。《维摩诘经·佛目品》:“随其心浄,则一切功德浄。” 后秦 维摩罗什 注:“具下三浄,则与化主同德,故曰一切浄也。”《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往 毗耶 ,辞化主,逡巡即是登途去。”
(2).佛家指掌管化缘的僧徒。古尊宿语录:“诸方化主往来多,青山緑山意如何。”《水浒传》第五回:“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
《漢語大詞典》:助化
辅助教化。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津 好鬼神事,常著絳帕头,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
《漢語大詞典》:化道
(1).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荀子·劝学:“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 杨倞 注:“为学则自化道,故神莫大焉;修身则自无祸,故福莫长焉。”
(2).教化之道。 汉 刘向 《〈战国策〉序》:“﹝ 秦二世 ﹞惠不下施,刑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於不寧。”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
分類:教化彻悟
《漢語大詞典》:佛化
佛的教化。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
分類:教化
《國語辭典》:法化  拼音:fǎ huà
佛的教化。《佛国记。卷下》:「凡所游历减三十国,沙河以西迄于天竺,众僧威仪,法化之美,不可详说。」
《漢語大詞典》:梗化
谓顽固不服从教化。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况今之士,非有素厉之行,而为吏者,又非素择之材也。一日卒然梗化,遂欲齐之以法,岂非左右者之误,而不为无害也哉!” 元 虞集 《刷马歌》:“ 岭 南烽火乱者谁,何事至今犹梗化。” 明 宋濂 《端木府君墓志铭》:“尔曷为良民以报上德,寧梗化以自戕耶?梗化弗祥,天刑所不贷,尔其识之。”《水浒后传》第一回:“那地方原是蛮荒徼域,人民梗化,不遵法度。”
《國語辭典》:化境  拼音:huà jìng
精妙超凡的境界。多指艺术作品的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可谓精妙绝伦,已臻化境。」
《漢語大詞典》:义教(義教)
仁义的教化。晋书·李充传:“惧后进惑其如此,将越礼弃学,而希无为之风;见义教之杀,而不观其隆矣。”
分類:仁义教化
《漢語大詞典》:沾化(霑化)
接受教化;感受德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佛法玄妙,英贤继轨,无为守道,含识霑化。”
《漢語大詞典》:致化
施行教化。 汉 张衡 《西京赋》:“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南史·孔琳之传:“ 唐 虞 象刑, 夏禹 立辟,淳薄既异,致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