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
词典
1
分类词汇
50
佛典
1
共50,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经文
经典
中论
法宝
云笈
金刚经
风训
遗教经
大藏经
楞严经
斋科
肇论
霞编
维摩经
楞伽经
《国语辞典》:
经文(经文)
拼音:
jīng wén
1.经书中的文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
2.宗教典籍记录的文词。
分类:
经文
宗教
经书
教典
典籍
记录
文句
文词
《國語辭典》:
经典(經典)
拼音:
jīng diǎn
1.经书。旧多指儒家经书。《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孙宝》:「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晋书。卷四六。列传。李重》:「每大事及疑议,辄参以经典处决,多皆施行。」
2.宗教典籍。唐。
白居易
苏州重元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
:「佛涅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见桌上摆著一座香炉,一个灯盏,一串念珠,桌上放著些废残的经典。」
3.形容制作美善,可以流传久远,成为后世模范。如:「经典之作」、「经典名片」。
分類:
经典
权威
宗教
著作
教典
典籍
典范
儒家
《国语辞典》:
中论(中论)
拼音:
zhōng lùn
1.书名。汉徐干撰,二卷,二十篇。全书原本经训,归于圣贤之道。魏文帝称其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2.佛教典籍。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也称为「中观论」。
分类:
佛教
书名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徐干
龙树
二卷
二十
鸠摩罗什
全书
原本
本经
经训
《國語辭典》:
法宝(法寶)
拼音:
fǎ bǎo
1.佛教用语。指诸佛、菩萨的教法。为三宝之一。《五灯会元。卷一。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2.僧家所用的衣钵、锡杖等,也称为「法宝」。
3.比喻具有神奇功效的宝物。
分類:
佛教语
佛教
珍宝
指教
降伏
教义
武器
义和
妖魔
教典
宝物
构成
经验
成佛
三宝
宝之
《漢語大詞典》:
云笈(雲笈)
(1).道教藏书的书箱。 唐
皮日休
《晓次神景宫》
诗:“緑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宋
陆游
《记梦》
诗:“一卷
《素书》
云笈贮,数升松麨水机舂。”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
诗:“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2). 宋 张君房 所撰道教著作
《
云笈七籤
》
的省称。亦泛指道教典籍。 明 陈子龙
《五游篇》
:“
《云笈》
传吾道,
《祕籙》
署我名。”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
之三四:“邇来
《云笈》
传抄贵,更写鸞经拜 玉皇 。”
分類:
道教
藏书
张君房
书箱
指道
教典
典籍
《国语辞典》:
金刚经(金刚经)
拼音:
jīn gāng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全名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有六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流行。内容主要在阐明般若空义。在般若经典中,其流行程度仅次于般若心经。禅宗从五祖弘忍以来特别重视此经。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梵文本和藏译本传世。中、日注疏数百种。
分类: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一卷
六种
《漢語大詞典》:
风训(風訓)
(1).风教典法。
《南齐书·明帝纪》
:“朕肃扆巖廊,思弘风训,深务八政,永鉴在勤,静言日昃,无忘寝兴。”
(2).犹教养。
《
北齐书·王昕传
》
:“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
《
隋书·列女传·裴伦妻
》
:“ 裴伦 妻, 河东 柳 氏女也,少有风训。”
《
北史·尉瑾传
》
:“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分類:
风教
教养
教典
典法
《国语辞典》:
遗教经(遗教经)
拼音:
yí jiào jīng
佛教典籍。佛垂般涅槃教诫经的别称。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内容记载释尊入灭前对弟子最后说法的情形。该典籍在中国和日本颇为普及,并有许多不同的注本。也称为「佛临涅槃略诫经」、「佛遗教经」。
分类:
佛教
教典
典籍
教诫
《國語辭典》:
大藏经(大藏經)
拼音:
dà zàng jīng
佛家诸书的汇刻。为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佛家经典所编成。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为佛经有藏之始。简称为《藏经》。
分類:
大藏经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一切经
《国语辞典》:
楞严经(楞严经)
拼音:
léng yán jīng
佛教典籍:(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的简称。十卷。是属于如来藏系的著作,主张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心是清净妙体,众生由于不知心的净妙,不悟现象非真而流转生死,当修禅定而證悟解脱。本经从宋代以来渐趋重要,常作为教理的主要依据。近代因学者疑为唐人自撰,非般刺蜜帝所译,故地位渐趋没落。《西游记》第二五回:「我只听得佛教中有卷《楞严经》、《法华经》、《孔雀经》、《观音经》、《金刚经》,不曾听见个甚那『旧话儿经』啊!」(2)后秦鸠摩罗什所译《首楞严三昧经》的简称。
分类:
佛教
教典
典籍
十卷
著作
《漢語大詞典》:
斋科(齋科)
道教典籍。 明
宋濂
《傅同虚感遇诗序》
:“斋科之行,符籙之传,特其法中之一事尔。”
分類:
道教
教典
典籍
《国语辞典》:
肇论(肇论)
拼音:
zhào lùn
书名。佛教典籍,后秦僧肇著,一卷。现行的本子,除卷首载的宗本义外,内容包括〈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本书多处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老庄理解佛教思想的特质,在中国佛教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类:
书名
佛教
教典
典籍
一卷
现行
本子
《漢語大詞典》:
霞编(霞編)
道书,道教典籍。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
:“因此叩灵坛,斋心礼上仙。手啟霞编,口授真詮。”
分類:
道书
道教
教典
典籍
《国语辞典》:
维摩经(维摩经)
拼音:
wéi mó jīng
佛教典籍。现存的汉译本有三:一、三国吴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二卷。二、后秦鸠摩罗什译的《
维摩诘所说经
》,三卷。三、唐玄奘译的《
说无垢称经
》,六卷。本经是早期大乘经典之一。经中维摩诘示现生病,以引来佛弟子和菩萨的探望,在病榻之前透过幽默、精采的辩论,批评当时流行的各种佛教思想。再配合不可思议的神通,中观思想得以深刻有趣的表达,是中国和印度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之一。甚且编成戏剧。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梵语本和藏译本传世。
分类: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现存
《国语辞典》:
楞伽经(楞伽经)
拼音:
léng qié jīng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经之一。早期禅宗据以传法。共有三种汉译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译的《
入楞伽经
》,十卷。三、唐代实叉难陀译的《
大乘入楞伽经
》,七卷。是阐述如来藏思想的要籍。
分类: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法相宗
六经
早期
禅宗
传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