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1
词典
3
分类词汇
58
共61,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诚效
鞭辔
力道
小卒
贼官
生效
鞭靮
马前卒
取消
策效
施效
投效
失效
包用
猛剂
《漢語大詞典》:
诚效(誠效)
亦作“ 诚効 ”。 忠诚和效力。
《
魏书·恩倖传序
》
:“ 太宗 时, 王车 之徒,虽云幸念,皆宣力夷险,诚效兼存,未如 赵脩 等出於近习趋走之地,坐擅威刑,势倾都鄙,得之非道,君子所以贱之。”
《周书·晋荡公护传》
:“不能竭其诚効,罄以心力,尽事君之节,申送往之情。”
分類:
忠诚
效力
《漢語大詞典》:
鞭辔(鞭轡)
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
旧唐书·封常清传
》
:“ 常清 慕公高义,愿事鞭轡,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
:“至於降舆輦执鞭轡,礼士於敝庐,屈尊於穷巷,则皆难之。”
分類:
鞭子
马笼
笼头
随从
效力
《國語辭典》:
力道
拼音:
lì dào
1.力气。如:「他的手腕力道强劲,比赛腕力不曾输过。」「因为喝得烂醉,他渐渐失去支撑身体的力道,随意躺在路边。」
2.效用。如:「这种农药的力道强大,最好先稀释再喷洒。」「这部电影宣传的力道十足,也带动了原著热销。」
分類:
力道
方言
效力
力气
力量
《國語辭典》:
小卒
拼音:
xiǎo zú
1.小兵。《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
2.戏称隶属于人下的人。如:「我只是他手下的小卒,怎敢担当如此重任?」
3.喻称不重要、无足轻重的人或角色。如:「无名小卒」。
分類:
士兵
官家
攀附
家仆
仆役
附权
权势
自称
不了
大作
效力
小人物
《漢語大詞典》:
贼官(賊官)
(1).指为敌方效力的伪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忠烈》
:“ 李玄通 刺 定州 ,为 刘黑闥 所获,重其才,欲以为将,叹曰:‘吾荷朝恩,作藩东夏,孤城无援,遂陷虏庭。当守臣节,以忠报国,岂能降志,輒受贼官。’拒而不受。”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藩篱》
:“昨日俺丞相闻 元昊 遣贼官 张 元 等分道进犯,攻掠州县。”
(2).詈词。指祸国害民的官吏。 清 陈天华
《警世钟》
:“那些贼官若是幚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
分類:
詈词
敌方
效力
祸国
害民
官吏
《國語辭典》:
生效
拼音:
shēng xiào
发生效力。如:「条约生效」。
分類:
生效
效力
四节
《漢語大詞典》:
鞭靮
鞭子和马缰绳。借指随从效力。
《
新唐书·封常清传
》
:“我慕公义,愿事鞭靮,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深乎?”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九山王
》
:“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 何垠 注:“
《檀弓》
:执靮而从。”
分類:
鞭子
马缰绳
随从
效力
《國語辭典》:
马前卒(馬前卒)
拼音:
mǎ qián zú
旧时在官员的马车前供使唤的役卒。今多指为他人奔走效力的人。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分類:
马车
车前
为别
人
奔走
效力
《國語辭典》:
取消
拼音:
qǔ xiāo
消除已成立的事。如:「运动会因台风而取消。」也作「取销」。
分類:
取消
原有
制度
规章
资格
权利
失去
效力
《漢語大詞典》:
策效
谋划效力。 晋
王献之
《辞中令书》
:“民有纤芥,少裨圣化,亦当求自策效,而能临殊宠,必欲免耶!”
分類:
谋划
效力
《漢語大詞典》:
施效
施展才能,效力。
《汉书·王褒传》
:“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
分類:
施展
展才
才能
效力
《國語辭典》:
投效
拼音:
tóu xiào
自己前往请求效力。如:「他为何投效反对阵营,令人费解。」《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既非候补,又非投效,且还不知他有甚么功名,札子不甚好下。」
分類:
效力
军营
河工
《國語辭典》:
失效
拼音:
shī xiào
失去效力。如:「新法实行后,旧法自动失效。」
分類:
失效
失去
效力
《国语辞典》:
包用
拼音:
bāo yòng
担保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效力。如:「这台机器包用三年,若有问题,本公司将负全责。」
分类:
担保
时间
效力
《漢語大詞典》:
猛剂(猛劑)
效力强烈的药剂。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分類:
效力
力强
强烈
药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