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乔素(喬素)  拼音:qiáo sù
装扮素净。《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那妇人乔素梳妆,来到法坛上,执著手炉,拈香礼佛。」《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琼枝看那两个妇人时,一个二十六七的光景,一个十七八岁,乔素打扮,做张做致的。」
分類:故意妖媚
《漢語大詞典》:偶然事件
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
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例如:一次灾难性的偶然事件;一次不寻常的偶然事件。
《国语辞典》:拿三撇四  拼音:ná sān piē sì
装腔作势,故意刁难,以提高自己的身价。《红楼梦》第六二回:「倘或中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撇四的。」
《漢語大詞典》:拿腔作调(拿腔作調)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老舍 《四世同堂》九:“‘我走!我走!’ 冠先生 拿腔作调的说,‘请太太不要发脾气!’说罢,戴起帽子,懒洋洋的走出去。”
《漢語大詞典》:拿三搬四
装模作样,故意刁难。红楼梦第六二回:“ 晴雯 道:‘惟有我是第一箇要去:又懒,又夯,性子又不好,又没用。’ 袭人 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國語辭典》:泡蘑菇  拼音:pào mó gu
1.慢吞吞、耽搁时间。如:「就要来不及了,别再泡蘑菇!」也作「泡磨菇」。
2.纠缠。如:「我还有事,没时间和你泡蘑菇。」也作「泡磨菇」。
《國語辭典》:抛声调嗓(拋聲調嗓)  拼音:pāo shēng diào sǎng
高声谈笑。《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但是到船中来,里头添茶暖酒,十分亲热,又抛声调嗓,要他晓得。」
分類:故意提高
《漢語大詞典》:披毛求疵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每披毛求疵,陷於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亦作“ 披毛求瑕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瑕,冀得肆心。”参见“ 吹毛求疵 ”。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漢語大詞典》:耍飘(耍飄)
方言。故意做出某种姿态,显示自己。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有时候也把半截烟放在耳朵上夹着,不为那个地方方便,而专为耍个飘儿。”
《漢語大詞典》:孺子欢(孺子歡)
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表现出孩子般的欢娱的神态动作。 清 刘大櫆 《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事父母,多为孺子欢,一日不见则悽然不乐。”
《漢語大詞典》:卡借
谓故意刁难,卡住不借。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惟农会势盛地方,地主惧怕‘共产’,完全‘卡借’,农村几无放债的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地主‘卡借’,农民因借钱而企图组织‘借贷所’的,亦所在多有。”
《國語辭典》:拉偏架  拼音:lā piān jià
双方发生冲突时,偏袒一方。如:「我们都被欺负了,你还拉偏架。」「他们发生冲突,找你评理,你可别拉偏架。」
《國語辭典》:拉场(拉場)  拼音:lā cháng
戏剧中的配角,为了延宕时间,让正角稍微休息或换装,而上台做种种表演。如:「拉场乃是表演中重要的一环。」也作「拉场子」。
《國語辭典》:空城计(空城計)  拼音:kōng chéng jì
1.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叙述诸葛亮镇守西城,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马懿将率军攻西城的消息,城中无兵可迎敌,于是诸葛亮沉著镇定,设空城计,命人将城门打开,而自己在城楼上抚琴饮酒。司马懿等人见状,疑有埋伏,引兵而退的故事。今多用以比喻毫无实力、虚张声势吓人。
2.比喻肚子饿了。如:「我的肚子早唱空城计了。」
《國語辭典》:苦肉计(苦肉計)  拼音:kǔ ròu jì
一种故意损伤自己以骗取别人信任的计谋。《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知其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