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异迹(異迹)
(1).不同的行为、行迹。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於是服膺圣门者,咸履正思顺,异迹同轨,缅素风而怀古,背华俗以洗心。”
(2).优异的政绩。《汉书·路温舒传》:“迁 临淮 太守,治有异迹,卒於官。”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 鸿 官至 琅邪 太守,所在有异迹。”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启》:“民无隐情,治有异迹。”
(3).反叛的形迹。《南史·刘季连传》:“ 季连 有憾於 遥欣 ,乃密表 明帝 言其有异迹。”《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包藏祸心者,谓之异志。形见於事为,谓之异迹。”
(4).奇异的事迹。 宋 苏轼 《赵先生舍利记》:“ 盎 与先生异迹极多, 张道安 作先生墓誌,具载其事。”
(2).优异的政绩。《汉书·路温舒传》:“迁 临淮 太守,治有异迹,卒於官。”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 鸿 官至 琅邪 太守,所在有异迹。”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启》:“民无隐情,治有异迹。”
(3).反叛的形迹。《南史·刘季连传》:“ 季连 有憾於 遥欣 ,乃密表 明帝 言其有异迹。”《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包藏祸心者,谓之异志。形见於事为,谓之异迹。”
(4).奇异的事迹。 宋 苏轼 《赵先生舍利记》:“ 盎 与先生异迹极多, 张道安 作先生墓誌,具载其事。”
《漢語大詞典》:理行
犹治行,政绩。《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刺史、县令职在分忧,岂可以盐利多少为之升黜,不復考其理行?” 胡三省 注:“理行,犹言治行也。” 宋 范仲淹 《都官员外郎元公墓志铭》:“本道按刑行使,采公理行以闻,擢拜太子中允。”
《漢語大詞典》:报最(報最)
犹举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朝廷叫报最。 清 钱谦益 《原任福建福州罗源县知县倪千禩授文林郎制》:“乃于报最之时,遽有亲藩之擢。”参见“ 举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