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4,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美政
待遇
治定
坛场
灵和
解冻
运动
国都
禁锢
明世
污隆
时代
游说
昏迷
明暗
《國語辭典》:美政  拼音:měi zhèng
美德善政。《楚辞。屈原。离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
《國語辭典》:待遇  拼音:dài yù
1.对待、接待。《南史。卷六四。列传。王琳》:「虽本图不遂,齐人亦以此重之,待遇甚厚。」《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好生待遇他,遣人招诱王彦章归晋。」
2.工作的报酬。指薪俸。如:「这职务待遇很高。」
《漢語大詞典》:治定
(1).政治安定。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虽域中治定,玄功载洽於神祇;而閫外抗稜,睿略必当於弔伐。”
(2).点窜改定。宋书·索虏传:“ 德祖 昔在北,与虏将 公孙表 有旧, 表 有权略, 德祖 患之,乃与交通音问,密遣人説 郑 兵,云 表 与之连谋,每答 表 书,輒多所治定。”
《國語辭典》:坛场(壇場)  拼音:tán cháng
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及诸祠,各增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唐。颜师古。注:「筑土而高曰坛,除地为场。」
2.讲经修法的地方。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序〉:「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红楼梦》第六九回:「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漢語大詞典》:灵和(靈和)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养。文选·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凑液也。’” 刘良 注:“水柔弱,淡然无欲,利育於物,故保道不亏而长坚固,此乃灵和之气所以为也。灵和,和之气也。”
(2).指祥和的政治气氛。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3).引申为和谐协调。宋书·乐志一:“哥倡既设,休戚已徵,清浊是均,山琴自应。斯乃天地之灵和,升降之明节。” 明 宋濂 《思媺人辞》:“群神衎衎以方响兮,奏灵和之凤笙。”
(4).古代善琴者。文献通考·乐十:“自古善琴者八十餘家,一十八样,究之雅度,不过 伏牺 、 大舜 、夫子、 灵开 、 灵和 五等而已。餘皆求意新状奇,终乖古制,君子不贵也。”
(5).殿名。 宋 徐铉 《柳枝·座中应制》词之一:“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 灵和 蜀 柳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风流家世传 张绪 ,似 灵和 新种垂杨缕。”参见“ 灵和殿 ”。
(6).指柳。
《漢語大詞典》:灵和殿(靈和殿)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 五代 李存勖 《歌头》词:“ 灵和殿 ,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明 杨慎 《垂杨篇》:“ 灵和殿 前艷阳时, 忘忧馆 里光风吹。” 明 夏完淳 《插柳》诗:“却忆 灵和殿 ,杨花满地飞。”
分類:殿名
《國語辭典》:解冻(解凍)  拼音:jiě dòng
1.冰冻的东西融化。如:「太阳一出来,江河便慢慢的解冻了。」
2.解除对资金等的冻结。
《國語辭典》:运动(運動)  拼音:yùn dòng
1.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如:「板块运动」、「造陆运动」。
2.指人或动物活动。如:「变形虫是以伪足来运动及捕食。」清。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类。大埔妇女之勤俭》:「今姑举广东大埔一邑妇女之特点言之,则因向不缠足,身体硕健,而运动自由,且无施脂粉及插花朵者。」
3.各种锻鍊身体、增加体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如:「运动选手」、「平衡木运动」。
4.社会中有目的、有组织而规模较大的群众活动。如:「女权运动」、「白话文运动」。
5.因某种目的而奔走游说。《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你愿意谋事,我就替你去运动起来。」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陈老三劫某藩司》:「鄂人某宦川中,运动某权贵,得调江宁藩司。」
《國語辭典》:运动(運動)  拼音:yùn dong
游说他人或奔走钻营以求达到某种目的。《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人约定了,只待慕政回来,故意谈些东洋的好处,来运动他。」
《國語辭典》:国都(國都)  拼音:guó dū
一个国家政治决策的中心都市。也作「首都」。
《國語辭典》:禁锢(禁錮)  拼音:jìn gù
1.旧时指阻绝人仕宦之途。《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2.监禁。如:「他将自己禁锢在房中已有多日,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3.限制。如:「思想禁锢」。
《國語辭典》:明世  拼音:míng shì
政治清明的时代。《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汉。无名氏〈别诗〉三首之三:「依依恋明世,怆怆难久怀。」
《國語辭典》:污隆(汙隆)  拼音:wū lóng
1.盛衰、兴替。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载文》:「国有否泰,世有污隆。」
2.上下、高低。《文选。潘岳。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國語辭典》:时代(時代)  拼音:shí dài
1.历代、世代。唐。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阶段。如:「冰河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宋书。卷一四。礼志一》:「况三国鼎峙,历晋至宋,时代移改,各随事立。」
3.人生命中某个时期。如:「幼年时代是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
4.现代。如:「只要肯努力学习新事物,不用害怕跟不上时代。」
《國語辭典》:游说(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三国演义》第一○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游说(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语说动他人,使他听从自己的主张。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昏迷  拼音:hūn mí
1.思绪昏乱迷惘。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觉神思昏迷,伏几而卧。」
2.愚昧不明事理。《文选。张协。杂诗》:「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赵王一向昏迷,惟郭开之言是听。」
3.沉迷。《英烈传》第一回:「顺帝那里晓得,只在深宫昏迷酒色,并不知外边灾异若何。」
4.失去知觉、意识。《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心腹搅痛,时复昏迷。」《红楼梦》第六九回:「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
《國語辭典》:明暗  拼音:míng àn
物体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觉才造成视觉上的立体感。如:「这屋子的采光不错,明暗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