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钧轴(鈞軸)  拼音:jūn zhóu
钧,制陶器时所用的转轮;轴,贯穿车轮中心,用以使车轮平顺运转的圆木。「钧轴」比喻秉持要政的人。唐。吕温房梁公元龄〉:「大邦钧轴,至则委汝。」唐。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閒官寄病身。」
《漢語大詞典》:剧郡(劇郡)
大郡,政务繁剧的州郡。《汉书·循吏传·朱邑》:“﹝ 张敞 ﹞与 邑 书曰:‘……直 敞 远守剧郡,驭於绳墨。’” 宋 苏轼 《送钱藻出守婺州》诗:“老手便剧郡,高怀厌 承明 。”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据 江西 剧郡 洪都 ,正该省宪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漢語大詞典》:便郡
政务清简之郡。 宋 苏舜钦 《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或谓 贡定 不当北衝,改知 澶州 ,属以控扼之计。数以疾请便郡,移 亳州 。”宋史·吴育传:“﹝ 育 ﹞迁礼部侍郎,知 永兴军 ,召兼翰林侍读学士。以疾辞,且请便郡。”
《漢語大詞典》:赋政(賦政)
(1).颁布政令。赋,通“ 敷 ”。《诗·大雅·烝民》:“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郑玄 笺:“以布政於畿外,天下诸侯於是莫不发应。”后汉书·李固传:“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埶重,责之所归。”
(2).分配或处理政务。 汉 张衡 《东京赋》:“赋政任役,常畏人力之尽也。” 宋 朱熹 《与留丞相札子》:“不幸心劳事拙,赋政不平。”
《漢語大詞典》:平县(平縣)
指政务简易的一般县分。 汉 代县治以政事繁简分剧县、平县。后汉书·安帝纪:“自非父母丧无故輒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
《漢語大詞典》:诸使(諸使)
指 唐 以后受朝廷特派负责处理某种政务的官员。 唐 元结 《舂陵行》序:“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徵求,符牒二百餘封。”新唐书·百官志三:“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其班居正臺监察御史之上。”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使班·诸使:“《宋朝会要》曰: 唐 制百职皆九寺三监分典, 开元 中,始置诸使,朝廷有詔,则云诸司、诸使以该之。”
《國語辭典》:上朝  拼音:shàng cháo
1.旧日官吏入宫觐见皇帝,奏事议政。《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经国有体,必询诸朝,所以尚书置令、仆、丞、郎,旦旦上朝,以议时事。」
2.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
《漢語大詞典》:治官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周礼·天官·序官:“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郑玄 注:“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副贰,皆王臣也。”书·周官:“﹝ 周王 ﹞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3).尽职。左传·成公十五年:“ 华元 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 晋 。”
《漢語大詞典》:制治
犹言统治。治理政务。书·周官:“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孔颖达 疏:“治,谓政教。”史记·酷吏列传序:“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恭惟制治之要,惟有取人之难。”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一:“以其安分无求而不动於恶者在是,其以制治保邦而免於倾危者亦即在是。”
《漢語大詞典》:要剧(要劇)
(1).重要而繁剧。 唐 白居易 《策林·大官乏人》:“如此则良能之材必足用矣,要剧之职不乏人矣。”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其场院要剧之官,必尽一时之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侍从官:“如御史中丞、諫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俱要剧,尚不在此数。”
(2).指要职。新唐书·李绛传:“洎 林甫 、 国忠 得君,专引倾邪之人,分总要剧。” 宋 欧阳修 《与刁景纯学士书》:“丈丈位望并隆,然平生亦尝坎軻,数年以来,方履亨涂、任要剧。”
(3).指政务烦剧的重要部门或地区。 宋 陆游 《给事中制》:“惟精敏不懈可以统治要剧,惟刚方不苟可以辨白是非。” 宋 曾巩 《贺台州曾直阁启》:“早践清华,屡当要剧;民依愷悌之政,吏畏道德之威。”
《漢語大詞典》:两社(兩社)
春秋 鲁 之 周社 和 亳社 的合称,两社之间是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左传·闵公二年:“ 成季 之将生也, 桓公 使 卜楚丘 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 友 ,在公之右;间於两社,为公室辅。’” 杜预 注:“两社, 周 社、 亳 社。两社之间,朝廷执政所在。”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季孙 行父 之戒其子也,曰:‘吾欲室之侠於两社之间也。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替之益速。’” 宋 王安石 《除韩琦制》:“间朝廷之两社,揉方域之万邦。”
分類:朝廷政务
《漢語大詞典》:剧曹(劇曹)
(1). 汉 尚书属吏。后汉书·百官志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2).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唐 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诗:“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宋 陆游 《贺礼部曾侍郎启》:“刑名钱穀,独号剧曹。”
《漢語大詞典》:应务(應務)
(1).处理政务。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序:“ 嘉 有应务之器,故长字 良宰 ,盖取待封宰割之义也。”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於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
(2).应酬事务。 明 唐顺之 《答周七泉通判书》:“僕自来家居,多是谢却一切应务,或闭门读书,或宴坐山水间。”
《國語辭典》:专政(專政)  拼音:zhuān zhèng
1.独揽政权。《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
2.国家元首有无限权力,可独断独行的政治型态。
《漢語大詞典》:拨烦(撥煩)
谓处理繁忙的政务。汉书·龚胜传:“上知 胜 非拨烦吏,乃復还 胜 光禄大夫诸吏给事中。”北堂书钞卷七五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谢夷吾 ﹞迁 鉅鹿 太守,临发陛见,赐车、马、剑、革带。勑曰:‘ 鉅鹿 剧郡旧难治,以君有拨烦之才,故特授任。’”
分類:繁忙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