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妇政(婦政)
妇人参与政事。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也;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漢語大詞典》:缉纲(緝綱)
治理政事的法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览 永嘉 之紊维,寻 建武 之缉纲。”
《漢語大詞典》:丸鼓
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 元帝 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唐 柳宗元 《感遇》诗之一:“徒嗟日沉湎,丸鼓騖奇音。”
《漢語大詞典》:托政
委以政事。
分類:政事
《漢語大詞典》:巡对(巡對)
轮流引见,咨询政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近年已来,正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新唐书·薛珏传:“帝疑下情不达,因詔 延英 坐日许百司长官二员言闕失,谓之巡对。”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庶官罢巡对。” 胡三省 注:“犹今云转对。 贞元 十七年,令常参官每日引见二人,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漢語大詞典》:疑政
疑难的政事。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
分類:疑难政事
《漢語大詞典》:养政(養政)
治理政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野老 治国於地利, 騶子 养政於天文。”
《漢語大詞典》:余议(餘議)
谓馀留可议的政事。 唐 高适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餘议。”
分類:可议政事
《漢語大詞典》:秕僻
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后汉书·儒林传论:“自 桓 灵 之间,君道秕僻。” 李贤 注:“秕,穀不成也。以喻政化之恶也。”新唐书·路岩传:“於是王政秕僻,宰相得用事。”
《漢語大詞典》:辩政(辯政)
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举人自代状》:“伏以前件官有辩政之学,有体要之文;文可以掌王言,学可以待顾问。”
《漢語大詞典》:彻坐(徹坐)
撤去座位。旧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赐坐面议。及 宋 范质 执宰,惧面议仓卒有失,每议事则具札子进呈。坐论之礼遂废。见宋史·范质传。 清 龚自珍 《撰四等十仪》之一:“ 范质 尸位於 北宋 ,宰相有彻坐之辱。”
《漢語大詞典》:册对(册對)
对答皇帝书于诏册的政事、经义等设问。 宋 范仲淹 《举张伯玉应制科状》:“﹝ 伯玉 ﹞尝应科举,未亲册对。如令仰被清问,罄陈大略,必能竭前人之正论,副大君之虚怀。”
《漢語大詞典》:皇机(皇機)
谓皇帝政事;国务。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漢語大詞典》:噶布伦(噶布倫)
亦称“ 噶伦 ”。亦称“ 噶隆 ”。 藏语。旧 西藏 地方政府主管行政事务的官员,由 清 政府驻 藏 大臣会同 达赖喇嘛 挑选,具奏任命。清史稿·职官志四:“ 前藏 唐古特 三品噶布伦四人。掌综理 藏 务。内一人喇嘛充补,不给顶戴。”清史稿·职官志四:“ 藏 地分 衞 、 藏 、 喀木 、 阿里 四部,各置噶布伦治其地,职任綦重。”
《漢語大詞典》:干断
1.帝王的裁决。
2.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