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50,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4 下一页
释崇岳(别称 松源岳、放翁 崇岳 号 松源 吴 )
林宗放(字 问礼 号 拙庵老人 )
周嗣明(字 晦之 号 放翁 )
潜放
丰越人(字 正元 号 天放野人 )
王勋(字 曰放 )
郝鸣阴(字 子和 号 放鹤老人 )
陆澄原(字 嗣端 号 芝房、隐放主人 )
僧道贤(字 放眉 号 寄庵 苏 )
僧明愚(字 憨初 名 栗隐 号 放憨 陈 )
释寂镫(字 天放 )
俞游(字 放仙 )
原诘(字 放庵 )
谭瑞(字 霞庄 号 佛放居士 )
其它辞典(续上)
陆游(字 务观 号 放翁 渭南县伯 )释崇岳(别称 松源岳、放翁 崇岳 号 松源 吴 )
林宗放(字 问礼 号 拙庵老人 )
周嗣明(字 晦之 号 放翁 )
潜放
丰越人(字 正元 号 天放野人 )
王勋(字 曰放 )
郝鸣阴(字 子和 号 放鹤老人 )
陆澄原(字 嗣端 号 芝房、隐放主人 )
僧道贤(字 放眉 号 寄庵 苏 )
僧明愚(字 憨初 名 栗隐 号 放憨 陈 )
释寂镫(字 天放 )
俞游(字 放仙 )
原诘(字 放庵 )
谭瑞(字 霞庄 号 佛放居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5—1210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务观,号放翁。少有文名。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论恢复,遭秦桧黜落。孝宗即位,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乾道六年,起为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幕,复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淳熙七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以发粟赈灾,被劾罢。十六年,任礼部郎中,劾罢,闲居十余年。宁宗嘉泰二年,召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其诗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全宋诗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列,为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为福州宁德主簿(清乾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乾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为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复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著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著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为底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为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为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词学图录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进士试,名列榜首,次年礼部复试,为秦桧所阻未能登第。秦桧死后,出为福州宁德主簿,孝宗继位始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夔州等地通判。有《渭南集》《剑南诗稿》等。作品中语涉黄鹤楼、南楼者多有:孝宗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二十七日抵武昌寻访黄鹤楼故址,并登临南楼,写下七律《黄鹤楼》,54岁时重过武昌又作七律《南楼》;另有七律《丈亭遇老人长眉及肩欲就之语忽已张帆吹笛而去》《旅次有赠》《月下醉题》、古体《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与青城道人饮酒作》《夏夜对月》,还曾在日记《入蜀记》中首次提到黄鹤楼“号为天下绝景”。全宋文·卷四九二三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年少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荐送、礼部试均置前列,遭秦桧所嫉,黜之。桧死,始仕建州宁德县主簿,除敕令所删定官,迁大理司直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召对,赐进士出身。论政事忤旨,出通判建康府,改隆兴府、夔州。王炎为川陕宣抚使,辟为干办公事,陈进取之策。范成大帅蜀,入幕府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累迁提举江西常平、知严州。嘉泰间与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擢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诗作计万首。著述有《高宗圣政草》一卷、《南唐书》十五卷、《会稽志》二十卷、《老学庵笔记》十卷、《山阴诗话》一卷、《剑南诗稿》《续稿》八十七卷、《渭南集》五十卷、《放翁词》一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一一、一八、二○、二一,《宋史》卷二○三、二○四、二○六、二○七、二○八及三九五本传。宋登科记考
陆佃孙,陆宰子。字务观,号放翁。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特赐第应举锁厅试荐送第一,礼部试又置于前列,为秦桧所抑。后特赐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赞及他书所录编为另一卷。全宋文·卷五四二五
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字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年二十三,受戒于天明寺,首造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宗杲于径山,谒应庵华公于蒋山。隆兴二年,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谒乾元木庵永禅师、密庵禅师,侍密庵住蒋山、华藏、径山。木庵迁灵隐,遂为堂中第一座。旋出世,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庆元三年,诏住灵隐,居六年,法席鼎盛,退居东庵。以嘉泰二年八月卒,年七十一。所著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存),编有《密庵禅师语录》(存)。见《渭南文集》卷四○《松源禅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五。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崇岳字松源。处州龙泉吴氏子也。隆兴二年得度于杭之西湖白莲精舍。参方最久。后谒密庵杰和尚。闻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忽大悟遂得心印。因密庵还灵隐命居第一座。久之出世首住平江澄照。次居江阴光孝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宁宗庆元三年诏住灵隐三易寒暑。乞老退居寺之东庵。嘉泰二年八月四日手书别公卿。垂语示学者曰。有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曰。开口不在舌头上。贻嘱弟子以阐法是务。乃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加趺而逝。寿七十一。腊四十。塔全身于北高峰之原。得法者香山光睦云居善开。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崇岳。号松源。处州龙泉吴氏子。幼不好弄。稍长慕出世法。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首造灵石妙公。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久之。大慧升堂。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励。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以扣应庵。庵举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云。钝置和尚。庵厉声一喝。自是朝夕咨请。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其意。乃浮海入闽。见木庵永公。木庵。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师云。裂破。木庵云。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师云。矢上加尖。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老兄下语。老僧不过如此。秪是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师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至于验人。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自知。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密庵移住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一日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知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辩纵横。锋不可触。木庵迁灵隐。遂命师为第一座。旋出世于平江澄炤。为密庵嗣。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平江之虎丘。皆天下名山。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师一临之。四方名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庆元丁巳。被旨住灵隐。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法席为一时冠。而师有栖隐之志。即上章乞罢住持事。上察其诚许之。退居东庵。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唱道。忽垂一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为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又贻书诸嗣法。嘱令传持大法。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徒辈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禅师名崇岳。号松源。乃龙泉吴氏子也。师事密庵。得法后。凡七竖刹竿。有嗣一十二人。人各有名。岳为人重。嘿每见贵客。则问曰。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见禅流。则问曰。明眼衲僧。因甚脚跟红线不断。有对者辄哂而顾之。时称岳得应庵之机得密庵之用云。盖岳早岁厌尘弃家。以白衣参灵石妙。不契即上径山。径山万指轩腾。岳随众末听妙喜杲和尚说法。蒙无所知。但闻杲盛赞。当今应庵真得临济正传。岳辄走参应庵。应庵益难近。岳乃奋励。垢面露肘。不暇恤。应庵怜之示岳曰。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岳随声进曰。钝置和尚。应庵喝之。岳有省。应庵笑曰。者俗汉成得甚么。岳乃求剃发。时年三十矣。既受满分戒。入闽见木庵永。永谛视曰。树倒藤枯。知落处么。对曰。裂破。曰。琅琊道好一堆柴聻。对曰。矢上加尖。永休去。于是岳益自负。永曰。公每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岳曰。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骨髓。何难哉。永举手反覆曰。明明向你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岳愤去之。出岭逢二道者。耦坐评论诸方。岳所举心肯者。道者皆拂之。岳曰。如是则谁可君意。道者以指。书密庵不凡四字。岳已知密庵为人。遂至衢之西山。折节事之。几进商略。密庵几笑之。岳复心疑。乃至密庵移居双径。于入室时始彻。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久之出世澄炤。演唱宗乘。以报密庵。湖海以岳言行无欺。多从之。迁光孝。遂有大名。庆元间。诏移灵隐。盖晚年也。是时门弟有文礼辈。已阐化大方。岳仍升堂入室。从未以风晨雪夕不打参钟尝以秘魔擎叉语。接谦头陀。以有贼无赃语。接肇道者。以心学无闻语。接陆游枢密。游得證后。隐镜湖。自称放翁。嘉泰壬戌秋。岳年七十有一。忽召众言别。有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趺脱去。塔于北高峰。岳居灵隐时。与密庵尊严无异。初密庵居灵隐。岳首众僧。密庵常称疾。阖户不许通谒。潜上座窃议之。岳曰。不然。师严道尊千古。明鉴当今。汲引豪贵者。将谓行道建立为心。殊不知礼。轻则慢易生。辞繁而情识长。尘劳卜度。安有了期。缁俗既为道而来。必发露真心。至诚激切。然后一言入耳。永为道种。兜率悦之待张无尽。叶县省之接浮山远。是也。若区区老婆禅。何足重哉。 赞曰。岳公以白衣有省。于应庵语下。固非草草矣。终乃死心于密庵。其祖父壸奥。如樊将军拥盾入鸿门。孰得而禦之。故驱耕夺食。于分座灵隐时。班班著闻见焉。不然。彼天目礼辈。各抱奇志。其甘入公彀中哉。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崇岳,字松源,龙泉吴氏子也。幼卓荦不凡,长慕出世法。年二十三,弃家依埽塔服。谒大慧杲于径山,杲称应庵华为人径捷,岳闻之即行,晨夕咨请。应庵大喜,以为法器,劝令祝发,栋梁吾道。隆兴二年,得度于杭之西湖白莲精舍,参方最久,后谒密庵杰。闻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忽大悟,遂得心印。因密庵还灵隐,命居首座。久之,出世首住平江澄照,次居江阴光孝、饶之荐福、明之香山,最后居虎邱,道化盛行,得法者众。宁宗庆元三年,诏住灵隐,三易寒暑,以老乞退,居寺之东庵。嘉泰二年八月四日,手书别公卿,垂语示学者,曰:“有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曰:“开口不在舌头上。”遗嘱弟子以阐法是务,乃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趺而逝。寿七十一,腊四十,塔全身于北高峰之原。得法者,香山光睦、云居善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国府宣城人,字问礼。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授潭州教授,改通州。州学旧刊《三谏集录》,载章惇奸状,惇之孙时为郡守,欲毁其板,宗放执不与。调太平州,四方学徒至者数百人。改知兰溪县,摧折豪强,奸吏屏气。以荐授广州通判,请祠禄归。全宋诗
林宗放,字问礼,自号拙庵老人(《宛陵群英集》卷三),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历潭州、通州、太平州教授,知兰溪县,授广州教授,乞祠归。事见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中。今录诗十五首。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林宗放,字问礼,自号拙庵老人,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历潭州、通州、太平州州学教授,知兰溪县,迁广州通判,乞祠致仕。见《宛陵群英集》卷三,嘉靖《宁国府志》卷八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1 【介绍】: 金真定人,字晦之,号放翁。周昂侄。第进士。为涑水主簿。长于义理之学。从叔御蒙古军,兵败,自缢。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潜放,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为吉州司户参军(《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卷六)。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先生自号天放野人,考功之孙也。少有家难,年三十方娶,与弟吉甫相友善,分衣让产,即自处于匮,不顾也。性嗜学,工诗,寄情萧散,每杜门散发,翛然于脩桐疏竹之下,兴到辄有诗,索笔直书,破窗颓垣俱满。客时过从,至无从觅巾袜。所深知惟沈嘉则、杨伯翼、先宾父数。先生性不喜交辇上人,以诗应酬,常见一时山人行卷所录诗,率为某公寿贺,某公赴官,辄唾之曰:诗以道性情,岂为汝辈行乞耶?及见少年人作诗,多杂调谑,更正色相戒,无为风雅罪人。故时谓先生诗有林泉无朝市,有怀吊无誉颂,有流连无亵慢,足尽洗诗家之陋。其高怀似陶公,而复少閒情一赋。所著天放野人集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黟县人,字曰放。有《广月令》。
人物简介
维基
郝鸣阴(1513年—?),字子和,顺天府通州宝坻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八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吏部观政,除长治县知县,辞官归乡后自号放鹤老人。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九
澄原,字嗣端,号芝房,平湖人,天启乙丑进士,授工部主事。崇祯初,魏珰犹视事东厂,澄原首劾之,并崔呈秀等罪状,请毁生祠以充兵饷,于是廷臣纷纷弹射矣。后迁大理寺副,疏参罪督袁崇焕,有旨嘉其敢言,令中使捧函至邸舍,御书发,陆澄原回奏,以小臣而蒙委信,前此未有也。升职方员外。当此之时,人意其必大用。无何久淹郎署,终以罢归。奇杰之气,亦遂用于山水文酒间,自号隐放主人。往往与酒侠谈伧,歌童舞妓为飞红捲白之会,间以嬉笑嘲谑,俊语纷集,或兴至疾书,衮衮数百言,摇笔立就。性好饮,自负酒龙,鸡鸣烛跋,四座偃卧,而澄原如未沾宿醒者。尝自言:少游于酒人,一往三十馀,乃以选人侣于众人,复以言迕要人,世目为愚人,或曰痴人。洎乎拂袖一归,乃复还我不坏之酒人矣。故其为诗,多秀逸尖新,雕香刻翠,有佻宕自喜之槩焉。所著杂集数种行世。澄原厌薄门户,中立敢言,首攻崔、魏,亦不附东林。其疏曰:有市恩修怨、举劾失平者,虽东林亦谓之小人,不得以杨、左为护身之符。有特立独行恪共厥职者,虽不东林,不失为君子,不得以崔、魏为陷人之阱。又曰:臣宁寡援孤立为硁硁之小人,决不依草附木,为疑似之君子。嗟乎!明之亡也,祸胎于阉寺,膏肓于门户。崇祯时,天下事巳大坏,而门户益坚,得一中立之澄原,犹恐不胜任,而弃之如遗也,何哉?维基
陆澄原(1591年—?),字嗣端,号芝房,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刑部主事陆锡恩之子,年十九举于乡,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崇祯初即位,魏忠贤犹柄国政,廷臣皆呼为厂臣,澄原首斥其名而劾之,降旨薄责。于是群臣窥知上意,纷纷上疏弹劾,魏遂伏诛。转员外郎,督盔甲厂。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寇,京师戒严,檄催火器如炽,所督厂工仅数十人,日造火药二千斤,兼造兼运,身不解带者五十余日,造火绳,用楮代布,失内珰意,奉严旨斥责。然是时以箭帘不称,工部四司俱逮毙杖者二人,澄原仅降级调用。寻补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寺副,疏参罪督袁崇焕,帝嘉其敢言,特遣中使奉函直至其邸舍,函面御书「发陆澄原」四字,中批「据实回奏,不许发抄」,以小臣而承委信,前此未有也。寻迁兵部职方员外,提调武闱,车射不及格,主考、监试俱下狱,澄原闲住罢归。六年甲戌(1633年),忌者中以考功法落职。放艇湖山,自号隐放主人,寄怀诗奕者数年而卒。澄原厌薄门户,中立敢言,首攻崔(呈秀)、魏(忠贤),亦不附东林,疏请申敕廷臣,各消成见。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道贤,字放眉,号寄庵,徽州人,本姓苏。兴化黎庵僧。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明愚,字憨初,一名栗隐,别号放憨,嘉兴人,本姓陈。天台山僧。有《结茅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寂镫,字天放,凤阳人。明楚藩后裔,住仪徵东园十笏庵。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俞游(?~?),字放仙,江西芜湖人。生平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放庵。有《红豆词》。
人物简介
简介
谭瑞,字霞庄,晚号佛放居士,平坝区槎头堡(即车头堡)人。康熙丙午(1666)科举人,由举人官云南曲靖知府。一说为华竹县(今云南元谋县)知县,晋司马(《安平县志》)。著有《霞庄诗集》《黔记》(已佚)。卒于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寻秋后集
《寻秋后集》者,己巳(1689年)八月,谭子游贵阳之所作也。谭子懒矣,其游贵阳者何?之少参公也。谭子懒而绝贵游,其之少参公者何?以礼也。少参敦礼而下贤,不可概以贵游绝,故之之也。之之而纪己巳者何?纪出游之年也。出游所常有,其必取己巳而纪之者何?明乎谭子不数出,一岁之间始一出也。其纪己巳而又必纪八月者何?纪出游之月也。前何以不出、后何以不出而必于八月者何?寻秋也。寻秋,故必于八月,故出游之月必纪也。出游有诗,亦其常有,其必集寻秋者何?作者之兴、作者之志也。集寻秋又系以后者何?谭子丙寅八月曾一之少参,曾有寻秋之集也。今年复以八月之系以后者,不欲使淆乎前之辞也,故从而别之也。少参者何?黔中粮驿傅使君也。谭子者何?处士而山先生也。己巳八月十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