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放逸
(1).放纵逸乐。《逸周书·时训》:“蜩不鸣,贵臣放逸。” 朱右曾 校释:“放逸,放纵晏佚。” 清 王锡振 《〈嬃砧课诵图〉序》:“日惴惴於悲思忧戚之中,不敢稍自放逸。”
(2).豪放不羁。《南史·张充传》:“言论放逸,一坐尽倾。”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于鹄》:“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疎远,且多警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文三桥》:“意气放逸,旁若无人。”
(3).离散;失散。《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忽迁化而不反兮,魂放逸以飞扬。”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人有牛马放逸不归,必知收之。”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世统数更,史事放逸。” 明 李东阳 《〈嘉兴府志〉序》:“ 东汉 以降,记载日益繁,而放逸磨灭,不可胜计。”
(4).佛教谓不守佛门规矩。 唐 白居易 《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茶毗幢记》:“大师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
(2).豪放不羁。《南史·张充传》:“言论放逸,一坐尽倾。”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于鹄》:“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疎远,且多警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文三桥》:“意气放逸,旁若无人。”
(3).离散;失散。《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忽迁化而不反兮,魂放逸以飞扬。”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人有牛马放逸不归,必知收之。”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世统数更,史事放逸。” 明 李东阳 《〈嘉兴府志〉序》:“ 东汉 以降,记载日益繁,而放逸磨灭,不可胜计。”
(4).佛教谓不守佛门规矩。 唐 白居易 《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茶毗幢记》:“大师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
《漢語大詞典》:骄奢放逸(驕奢放逸)
同“ 骄奢淫逸 ”。 《北齐书·段孝言传》:“ 孝言 本以勋戚绪餘,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
《國語辭典》:风流(風流) 拼音:fēng liú
1.流风馀韵。《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辛庆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2.仪表及态度。《南史。卷三一。列传。张裕》:「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3.品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
4.不拘守礼法。《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5.韵味。唐。司空图《诗品。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6.风化流行。《汉书。卷一○○。叙传下》:「厥后崩坏,郑卫荒淫,风流民化,湎湎纷纷。」
7.涉及男女间情爱事情的。如:「风流案件」。
8.被风吹散。如:「风流抛散」。
9.形容男子好色,处处留情。如:「他年轻时非常风流,喜欢在外拈花惹草。」
2.仪表及态度。《南史。卷三一。列传。张裕》:「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3.品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
4.不拘守礼法。《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5.韵味。唐。司空图《诗品。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6.风化流行。《汉书。卷一○○。叙传下》:「厥后崩坏,郑卫荒淫,风流民化,湎湎纷纷。」
7.涉及男女间情爱事情的。如:「风流案件」。
8.被风吹散。如:「风流抛散」。
9.形容男子好色,处处留情。如:「他年轻时非常风流,喜欢在外拈花惹草。」
《漢語大詞典》:自放
(1).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新唐书·王琚传》:“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辽史·阿古只传》:“少卓越,自放不覊。”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2).自我放逸。《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白虵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予观世之仕禄者,奔趋竭蹷,皇皇乎病日月之速,亡须臾之闲以自放,顾安肯弃其貲装,易清泠深僻之地而为之敌也。”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
(3).自骋其才气。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李杜诗优劣论》:“ 杜甫 於 白 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於天才自放,非 甫 可到也。”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儒林口实。” 章炳麟 《书苏元瑛事》:“尤善画,以艺文自放。”
(2).自我放逸。《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白虵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予观世之仕禄者,奔趋竭蹷,皇皇乎病日月之速,亡须臾之闲以自放,顾安肯弃其貲装,易清泠深僻之地而为之敌也。”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
(3).自骋其才气。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李杜诗优劣论》:“ 杜甫 於 白 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於天才自放,非 甫 可到也。”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儒林口实。” 章炳麟 《书苏元瑛事》:“尤善画,以艺文自放。”
《漢語大詞典》:旅逸
谓为客而放逸。《文选·谢灵运〈会吟行〉》:“ 东方 就旅逸, 梁鸿 去桑梓。” 李善 注:“旅逸谓为客而放逸也。” 唐 韩翃 《送故人归蜀》诗:“自应成旅逸,爱客有王孙。”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招隐处, 大鹤 洞天开,避客过江成旅逸,哀时无地费仙才,天放一閒来。”
分類: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