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追放
语本孟子·尽心下:“今之与 杨 墨 辩者,如追放豚。” 赵岐 注:“今之与 杨 墨 辩争道者,譬如追放逸之豕豚。”后以“追放”指追逐放逸之兽。 晋 夏侯湛 《缴弹赋》:“望大羣以送丸,审追放而必获。”
分類:放逸追逐
《漢語大詞典》:颠逸(顛逸)
颠狂放逸。 唐 怀素 《自叙帖》:“以至於 吴郡 张旭 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絶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宋 赵孟俯 《跋唐怀素〈论书帖〉》:“ 怀素 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 魏 晋 法度故也。”
《漢語大詞典》:诞逸(誕逸)
散诞放逸。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序:“知子性诞逸,乐神仙中书。”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艰危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 清 陈维嵩 《〈董文友文集〉序》:“诞逸之人其言乐,沉鬱之人其言哀。”
分類:放逸
《漢語大詞典》:遨逸
遨游放逸。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雅正稍远,遨逸渐篤。” 宋 无名氏 《惜奴娇·曲破》词之六:“并雅同陪,共越九衢遍,儘遨逸。”
《漢語大詞典》:风流跌宕(風流跌宕)
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説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於笑,如 王阳明 之讲道学,则得词中三昧矣。”红楼梦第十四回:“那 宝玉 素闻 北静王 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 清 徐嘉 《论诗绝句》之九:“风流跌宕数 陈髯 , 湖海楼 高揖 子瞻 。”
《國語辭典》:风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堂录》:「子述曰:『龙王处于水府,贱子游于尘世,风马牛三不相及也。虽有严命,何以能至?』」也作「风马牛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关」。
《漢語大詞典》:闳逸(閎逸)
宏大放逸。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五:“ 审言 ‘ 楚 山横地出, 汉 水接天迴’、‘飞霜遥渡海,残月迥临边’等句,閎逸浑雄, 少陵 家法宛然。”
分類:宏大放逸
《漢語大詞典》:宕迈(宕邁)
放逸豪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稚黄 尝作诗评云:‘ 陈际叔 如 孟公 入座,宕迈絶伦。’”
分類:放逸豪爽
《國語辭典》:跌宕不羁(跌宕不羈)  拼音:dié dàng bù jī
放纵心志,不受拘束。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潘庭坚王实之》:「殿试第三人,跌宕不羁,傲侮一世。」也作「跌荡不羁」。
《漢語大詞典》:跌宕风流(跌宕風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花月痕》第四三回:“ 羽侯 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亦作“ 跌荡风流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 白门 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漢語大詞典》:黜嫚
放逸怠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 杜预 注:“黜,犹放也。”
分類:放逸怠忽
《漢語大詞典》:裘马清狂(裘馬清狂)
谓生活富裕,放逸不羁。语出 唐 杜甫 《壮游》:“放荡 齐 赵 间,裘马颇清狂。”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诗人之穷,莫穷於 少陵 。当其游 吴 越 ,游 齐 赵 ,少年快意,裘马清狂,固尚未困阨。”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延陵将军 美丰姿……弱冠中翘关高选,裘马清狂,颇以风流自赏。”
不放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俱舍论四曰:「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
【三藏法数】
谓修禅定而能止诸散乱,调伏诸根恶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也。
【三藏法数】
谓精进三业,于所断之惑,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而无放逸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世间、出世间善法者,大人所修五戒十善,名为世间;声闻等所修戒定慧之法,名出世间也。)
放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
【佛学常见辞汇】
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俗语佛源】
梵语Pramada的意译。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的精神状态,亦谓不守佛门规矩。如唐·白居易《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大师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后指豪放不羁。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于鹄》:「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又如清·严有禧《漱华随笔·文三桥》:「意气放逸,旁若无人。」(文贤)
令放逸者生觉知
【三藏法数】
令放逸生觉知者,谓佛说法时,或有放逸之人,不能毕集,必须地动,令其觉知,皆来谛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