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够过儿(夠過兒)  拼音:gòu guò ér
能够糊口。如:「他这几年也没什么发达,收入刚够过儿。」
《漢語大詞典》:个人收入货币化
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个人的收入。旨在改变过去以各种实物形式补偿个人的工资奖金,使个人收入更为透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规范的支付方式。它有利于企业核算、国家的税收管理和对个人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漢語大詞典》:肥秩
犹肥缺。指收入丰厚的官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余乡有林下者,家綦贫。有童稚交,任肥秩。计投之必相周顾。”
《國語辭典》:肥缺  拼音:féi quē
报酬优厚的职位。《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内中单表河南杞县是第一个肥缺,当地有个谣言,叫做『金杞县,银太康』,原来杞县知县,每年出息有十来万银子。」
《國語辭典》:飞过海(飛過海)  拼音:fēi guò hǎi
明清两代指任期已满的地方官,借行贿以快速晋升的过程。《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凡有钱能干的,便到京中买个三考吏名色,钻谋好地方去做个佐贰官出来,俗名唤做『飞过海』。」
《國語辭典》:互助会(互助會)  拼音:hù zhù huì
1.一种以互相帮助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2.是一种利用群体力量互相支持集资的储蓄方式。一般称为标会,也称为「合会」。
《漢語大詞典》:活食
(1).以活物充当的食物。如:母鸡多吃活食就多生蛋。
(2).从事个体劳动或经营获得的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化的带头人陈学孟》:“后者的剥削思想比较严重些,怕入社以后没有在社外自由,找不到活食吃(没有活钱使用)。”
《漢語大詞典》:遍手钱(徧手錢)
旧称正常收入以外所得的钱。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妾价腾贵至五千緡,不復论箇数,既成券,父母亲属又诛求,谓之徧手钱。”参见“ 偏手 ”。
《國語辭典》:偏手  拼音:piān shǒu
隐瞒他人而私下得到的好处。如钱财、物品等。《西游记》第二五回:「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一个偏手?」《平妖传》第九回:「内中有个出尖的奸猾老儿,与主文先生私讲,得了些偏手于中,一力担当撺掇。」
《國語辭典》:拆帐(拆帳)  拼音:chāi zhàng
无固定工资行业的人员,依营利收入和劳动量的多寡,按比例分配工钱,称为「拆帐」。也作「拆账」。
《漢語大詞典》:财政赤字
也称“预算赤字”。国家预算年度的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这种差额,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财政赤字过大,会产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水平。
《漢語大詞典》:弹性工资
企业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个人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可在规定幅度内上下变动的工资形式。有按职工工资全额作弹性变动和只按其基本工资以外的奖金部分作弹性变动的两种计算方法。
《漢語大詞典》:大企业
大的资本和企业组织的集合体
任何一个有大笔营业额和收入额的企业
《國語辭典》:第二职业(第二職業)  拼音:dì èr zhí yè
指副业。
《國語辭典》:纯利(純利)  拼音:chún lì
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并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费用及所得税后的利润。也称为「净利」。
《國語辭典》:企业化(企業化)  拼音:qì yè huà
任何机构设法将其依照经营企业之精神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