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远古尧时人。姓子,名州,字支父,一字支伯。尧曾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支父自谓能为天子,但有幽忧之病,未暇治天下。后舜又欲让位于支父。支父仍以前言为由,辞而不受。
复陆支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4 【介绍】: 西汉人。从骠骑将军击匈奴左贤王,以少破多,捕虏三千余人。封杜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6 【介绍】: 即郅支单于。西汉时匈奴单于,名呼屠吾斯。呼韩邪单于兄。汉宣帝五凤二年,乘匈奴五单于内讧,于东边自立为单于。四年,攻败呼韩邪,都单于庭,史称“北匈奴”。呼韩邪率众南徙降汉,是为“南匈奴”。后郅支引兵西走,征服乌孙、乌揭、坚昆、丁令等。元帝初元四年,杀汉使,又至康居,与其王婚姻,于都赖水畔筑郅支城。建昭三年,为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攻杀于郅支城。
全汉文·卷六十三
郅支名呼屠吾斯,呼韩邪兄,为左贤王,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居东边,屡败走右地,破乌孙,并乌揭、坚昆、丁令三国。留都坚昆。后为康居所迎。建昭三年,甘延寿、陈汤击斩之,传首京师。
僧支谶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支娄迦谶。东汉僧。月氏人。秉持法戒,诵经宏法。灵帝初至洛阳,通习汉语,从事佛经翻译。有《般若道行品经》、《首楞严经》、《般若三昧经》、《宝积经》等。后不知所终。
支楼迦谶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本月氏人。性姿纯敏。以严净毗尼著称。志弘大法。灵帝时至洛阳。光和中平之间。译般若道行首楞严等经。又译阿阇世王宝积等十馀部。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支楼迦谶。亦直云支谶。本月支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汉灵帝时游于雒阳以光和中平之间。传译梵文。出般若道行般舟首楞严等三经。又有阿阇世王宝积等十馀部经。岁久无录。安公校定古今。精寻文体云。似谶所出。凡此诸经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后不知所终。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亦以汉灵之时。赍道行经。来适雒阳。即转梵为汉。译人时滞虽有失旨。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朔又以光和二年。于雒阳出般舟三昧。谶为传言。河南雒阳孟福张莲笔受。时又有优婆塞安玄。安息国人。性贞白。深沈有理致。博诵群经多所通习。亦以汉灵之末。游贾雒阳。以功号曰骑都尉。性虚靖温恭。常以法事为己任。渐解汉言。志宣经典。常与沙门讲论道义。世所谓都尉者也。玄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经。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郢匠之美见述后代。调本临淮人。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世称安侯都尉佛调三人传译。号为难继。调又撰十慧。亦传于世。安公称佛调出经。省而不烦。全本巧妙。又有沙门支曜。康巨。康孟详等。并以汉灵献之间有慧学之誉。驰于京雒。曜译成具定意小本起等。巨译问地狱事经。并言直理旨不加润饰。孟详译中本起及修行本起。先是沙门昙果。于迦维罗卫国得梵本。孟详共竺大力译为汉文。安公云。孟详所出。奕奕流便足腾玄趣也。
僧支曜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僧。灵帝、献帝间,有慧学之誉,名闻京洛。译《成具定意经》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时优婆塞(居士),一名越,字恭明。本月支人,来游中国。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博览经籍,深达佛理,通六国语。东汉献帝末,避乱于吴,吴主孙权拜为博士。自黄武元年起,三十余年所译佛经传说有《阿弥陀经》等四十九部,但经现人考订,实仅二十九部。年六十卒于山中。
全三国文·卷七十五
谦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世居中国,献帝末奔吴。吴主权以为博士,使侍太子登。登卒,去隐穹隆山,至废帝时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法护。其先月氏人。姓支氏。后家燉煌。八岁弃家师事沙门竺高座。日诵万言。性纯粹苦行笃学。武帝时。京师寺像虽崇丽。而方等深经未至。护慨然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凡三十六种。异言异书。皆精研无遗。遂东归。自燉煌至长安。随轩译写。为晋文。如贤劫法华光赞等百六十五部。以行世。法被中华。护力也。护山居每漱涧中。樵者秽涧侧。涧为涸。护叹曰。人之无德。致清泉不流。苟无以给。正当移去耳。俄泉流如故。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声称甚远。众常千人。惠帝西奔开中扰乱。护与弟子东下。至渑池而殁。寿八十八。世号燉煌菩萨。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虽世务毁誉。未尝介抱。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诂训。音义字体。无不备识。遂大赍梵经。还归中夏。自燉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写为晋文。所获览即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为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勌。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护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涧。恒取澡漱。后有采薪者。秽其水侧俄顷而燥。护乃徘徊叹曰。人之无德。遂使清泉辍流。水若永竭。真无以自给。正当移去耳。言讫而泉涌满涧。其幽诚所感如此。故支遁为之像赞云。护公澄寂。道德渊美。微吟穷谷。枯泉漱水。邈矣护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领拔玄致。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遐布。声盖四远。僧徒数千咸所宗事。及晋惠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护与门徒避地。东下至渑池。遘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八。后孙绰制道贤论。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贤。以护匹山巨源。论云。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其见美后代如此。时有清信士聂承远。明解有才笃志务法。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超日明经初译。颇多烦重。承远删正得今行二卷。其所详定类皆如此。承远有子道真。亦善梵学。此君父子比辞雅便。无累于古。又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皆共承护旨执笔详校。安公云。护公所出。若审得此公手目。纲领必正。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特善无生。依慧不文。朴则近本。其见称若此。护世居燉煌。而化道周给。时人咸谓燉煌菩萨也。
支法衡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僧。相传病死三日而苏,历述冥间事,遂出家为僧。持戒蔬食,昼夜精思。
支法虔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僧。与支遁同习佛学,精理入神,先支遁亡。遁以痛失知音而叹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僧。淮阳人。少有神采,卓荦高论,与阮瞻、庾凯等并称“八达”。以机辩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淮阳人。美风姿。少喜清言。常以小品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从之游。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肤发。去袈裟。释梵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唯寞。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安而愈安耳。初得放光。便能讲解。学者追崇之。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
支孝龙。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彩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世人呼为八达。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足而愈足矣。其机辩适时皆此类也。时竺叔兰初译放光经。龙既素乐无相。得即披阅旬有馀日。便就开讲。后不知所终矣。孙绰为之赞曰。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肸向。
辟支佛地
【三藏法数】
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谓缘觉之人,发真无漏,功德力大,福慧深利,以能侵除见、思习气,故名辟支佛地。(侵除者,谓侵入习气之内,而除断之也。见、思习气者,谓见、思惑馀习之气分也。)
内净支
【三藏法数】
心无觉观之浑浊,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种种呵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净也。
不苦不乐支
【三藏法数】
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第三禅时,种种呵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无苦无乐也。
念清净支
【三藏法数】
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第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其不退,进入胜品也。(下地者,即三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