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项(出項)  拼音:chū xiàng
支出的款项。
分類:支出
《国语辞典》:打平  拼音:dǎ píng
1.比赛结果不分胜负。如:「目前两队战绩打平,最后一战便须一决胜负。」
2.收入与支出的金钱数目相当,既未透支也无盈馀。如:「这个月的收入与开销刚好打平,哪能有什么盈馀?。」
《漢語大詞典》:出账
出项;花消
钱款支出后入账
《漢語大詞典》:岁蚀(歲蝕)
谓一年中财政支出多于收入。 梁启超 《论生利分利》:“国之总费,既过总殖,则势不得不蚀及全国之总母财,总母能几何?岂堪当此岁蚀。”
《漢語大詞典》:私支
为个人而支出公家的款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混设私支,希图准算。”
《漢語大詞典》:诉讼费(訴訟費)
为进行诉讼而支出的费用。 徐特立 《给小学教师的一封信》:“一切诉讼由农民协会解决,不需一文钱的诉讼费。” 萧乾 《银风筝下的伦敦》:“这人醒后被罚两镑,另付诉讼费五十先令。”
《漢語大詞典》:铁路支线
由铁路干线分支出来的次要铁路线。一般只有一端与铁路网接通,有些工矿企业和林业专用铁路亦属支线的一种。
《国语辞典》:年度预算(年度预算)  拼音:nián dù yù suàn
对下一个会计年度所有可能的收入、支出经费所做的预定计画。如:「行政院会通过下一个年度预算,岁出岁入总金额高达新台币一兆四千多亿。」
《国语辞典》:量出制入  拼音:liàng chū zhì rù
预估支出的数量来订定税收。《新唐书。卷一四五。列传。杨炎》:「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
《国语辞典》:贸易赤字(贸易赤字)  拼音:mào yì chì zì
一国全年国际贸易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呈负数成长,称为「贸易赤字」。如:「美国去年贸易赤字,将近一千五百亿美元。」
《国语辞典》:贸易收支(贸易收支)  拼音:mào yì shōu zhī
由于商品输出和输入等交易行为,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称为「贸易收支」。
《国语辞典》:收支平衡  拼音:shōu zhī píng héng
钱财的收入与支出刚好相抵。如:「今年度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一倍,总算能够收支平衡,不再亏损了。」
《国语辞典》:诉讼费用(诉讼费用)  拼音:sù sòng fèi yòng
指因诉讼程序支出的费用。由原告或声请人先行缴纳,通常由败诉之当事人负担,法院亦得酌量情形,命两造分担。證人旅费、鉴定费等,也属于诉讼费用。
《国语辞典》:入不支出  拼音:rù bù zhī chū
收入少而支出多。宋。朱熹〈行宫便殿奏劄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也作「入不敷出」。
《国语辞典》:公共收入  拼音:gōng gòng shōu rù
政府财政收入。其目的以供应政府经费支出为主。具有规则性称为经常收入,如租税;若来源无定则称临时收入,如建设公债收入。若依其来源则可分公经济收入,如租税;私经济收入,如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