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1
词典
4
分类词汇
97
共97,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开办费
特许费
附捐邮票
俸缎
俸钞
供求率
工资总额
工缴费
购买力
个人收入货币化
兑付
寄币
集团购买力
会票
镑余
《国语辞典》:
开办费(开办费)
拼音:
kāi bàn fèi
筹组企业期间所产生的任何成本或支付的各种费用。
分类:
企业
产生
成本
支付
费用
《国语辞典》:
特许费(特许费)
拼音:
tè xǔ fèi
经营特许商业所须支付的权利金或规费。如:「以前经营特种营业者需按年缴付特许费。」
分类:
经营
特许
商业
支付
《國語辭典》:
附捐邮票(附捐郵票)
拼音:
fù juān yóu piào
指为筹集公共建设资金所发行的邮票。面值虽包括邮资和捐资,但使用时只承认邮资部分。
分類:
支付
付邮
邮资
同时
附带
他事
事业
捐款
邮票
《漢語大詞典》:
俸缎(俸緞)
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
《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
:“ 杜尔伯特 等部落汗、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臺吉等俸银俸缎,照 喀尔喀 汗、王、公、臺吉之例颁给。”
分類:
俸禄
支付
《漢語大詞典》:
俸钞(俸鈔)
元 明 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称俸钞。 元 初官吏均无俸禄, 中统 三年定百官俸,并另向民户征收。
《
元史·食货志四
》
:“至 武宗 至大 二年……俸钞改支 至元 钞。”
《
明史·食货志六
》
:“﹝ 洪武 ﹞十三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俸钞之制,而杂流吏典附焉。”
分類:
官吏
俸金
钱币
支付
《漢語大詞典》:
供求率
社会总商品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它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分類:
社会
商品
支付
能力
需求
比率
《漢語大詞典》:
工资总额(工資總額)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分類:
企业
机关
事业单位
货币
实物
物形
支付
付给
职工
劳动
报酬
酬和
工资
资性
性质
津贴
金额
《漢語大詞典》:
工缴费
(1).企业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制造而支付的加工费用。由产品的加工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在会计工作中,产品的工厂成本减去原材料成本后的余数,亦称工缴费。
(2).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国营企业以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企业进行加工所支付的加工费用。
分類:
企业
业以
原材料
资本主义
半成品
工商业
委托
社会主义
加工
改造
制造
支付
费用
《國語辭典》:
购买力(購買力)
拼音:
gòu mǎi lì
个人或团体购买物品的能力。如:「设立百货公司之前须考察当地购买力。」
分類:
购买力
货币
内用
购买
商品
或劳
劳务
支付
数量
生活费
能力
《漢語大詞典》:
个人收入货币化
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个人的收入。旨在改变过去以各种实物形式补偿个人的工资奖金,使个人收入更为透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规范的支付方式。它有利于企业核算、国家的税收管理和对个人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分類:
货币
支付
个人
收入
旨在
过去
种实
实物
物形
补偿
工资
奖金
《國語辭典》:
兑付(兌付)
拼音:
duì fù
兑换现金。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粤盗向某镇军打单》:「可即书一票,由银号兑付可也。」《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即有前日裘马者从至客邸,依券兑付而去。」
分類:
兑付
凭票
票据
支付
付现
现金
《漢語大詞典》:
寄币(寄幣)
预先支付钱币。
《
管子·山国轨
》
:“重岁,丰年五穀登,谓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币於子者若干,乡穀之櫎若干,请为子什减三。’穀为上,币为下。”
分類:
预先
支付
付钱
钱币
《漢語大詞典》:
集团购买力(集團購買力)
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社会单位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同社会“个人购买力”相对。
《中国经济年鉴(1981年)·重要经济文献和经济政策法令》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分類:
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
社会
购买
公用
货币
支付
能力
《漢語大詞典》:
会票(會票)
明 清 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清
顾炎武
《
日知录·钞
》
:“ 唐宪宗 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
《
红楼梦
》
第十六回:“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十四:“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 宋 之交会,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 淮 南之根窝。”
分類:
两代
商人
发行
异地
地支
支付
付钱
凭证
《漢語大詞典》:
镑余(鎊餘)
与“镑亏”相对而言。旧 中国 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下跌所造成的赢利。参见“ 镑亏 ”。
分類:
中国
银元
货币
对国
国外
外支
支付
英镑
汇价
下跌
造成
赢利
《漢語大詞典》:
镑亏(鎊虧)
旧 中国 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亏损。因其他国家大都采用金本位,习惯上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或银元,造成亏损。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
:“新﹝外﹞债四百五十兆(注:即4.5亿两白银)即不堪命矣,而復益以增加无定之镑亏,於是国债问题之餘毒,竟不知所届。”
分類:
中国
银元
货币
对国
国外
外支
支付
英镑
汇价
上涨
造成
亏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