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擘画(擘畫)  拼音:bò huà
安排、策划。《淮南子。要略》:「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脩,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清。刘家谋 海音诗:「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也作「摆划」。
《漢語大詞典》:擘窠
(1).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擘,划分;窠,框格。 唐 颜真卿 《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前书点画稍细,恐不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汉 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
(2).指大字。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想见摩崖作擘窠,六丁下照火光赤。” 清 曹寅 《尚中索书真州东园予有愧焉作诗留别情见乎辞》:“请我书绰楔,擘窠当门前。”参见“ 擘窠大字 ”。
《漢語大詞典》:擘窠大字
大字。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属对:“又登 望海亭 ,柱间有擘窠大字。”明史·文苑传四·王稚登:“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那威风凛凛的稻草人式的构造物,和它上面更威风的蓝地白书的八个擘窠大字:顶天立地,继往开来。也不知道是出自谁人的手笔。”
分類:大字
《國語辭典》:巨擘  拼音:jù bò
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才。《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捐班里面,要算他是巨擘了。」
《漢語大詞典》:分擘
(1).犹分配。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而州郡大小,户口多寡不同,亦合参酌品配,从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当。”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竦议五路讲讨》:“ 竦 ( 夏竦 )集幕职兵官,议五路进讨。凡五昼夜,屏人絶吏,所谋祕密,处置军马,分擘粮草,皆有文字。”
(2).分离,分开。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又各自以其师説转相授受,虽支派分擘,莫不绳然,以世迭谱。”
(3).犹言分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近闻贼聚兵一路以敌王师,若两路协力,分擘要害,尚虑诸将晚进,士卒骄怯,未能大挫其锋。”
《國語辭典》:擘笺(擘牋)  拼音:bò jiān
裁纸。《唐书。卷一六三。李虞仲传》:「端即擘笺而献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也作「擘笺」。
《國語辭典》:擘笺(擘箋)  拼音:bò jiān
裁纸。也作「擘笺」。
《国语辞典》:擘开(擘开)  拼音:bò kāi
用手分开。《老残游记》第一八回:「白公将月饼擘开一个交下,叫他验看。」
分类:用手分开
《韵府拾遗 个韵》:擘破
齐民要术作春酒法:治曲欲净,剉曲欲细,曝曲欲乾,炊米块大者擘破,然后下之。
《分类字锦》:擘絮
韩愈 晴云如擘絮。
分类:
《國語辭典》:擘划(擘劃)  拼音:bò huà
策划、安排。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六。崇和尚与妓下火》:「赠汝一把火,前路自擘划。」也作「摆划」。
《國語辭典》:擘画(擘畫)  拼音:bò huà
安排、策划。《淮南子。要略》:「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脩,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清。刘家谋 海音诗:「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也作「摆划」。
《漢語大詞典》:擘阮
谓弹琴。阮,阮咸,拨弦乐器,形似月琴,竖抱怀中,用两手齐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选甚嘲风咏月,擘阮分茶。” 清 顾景星 《〈楝亭集〉序》:“弧骑、剑槊、弹碁、擘阮悉造精诣。”
《漢語大詞典》:擘窠字
见“ 擘窠书 ”。
《國語辭典》:擘窠书(擘窠書)  拼音:bò kē shū
书体名。古人题额,为求点画匀整,分格书写,称为「擘窠」。擘窠书泛指匾额所用的书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二。槐西杂志二》:「景州宁逊公,能以琉璃舂碎调漆,堆为擘窠书,凹凸皴皱,俨若石纹。」也称为「署书」。
分類:大字
《韵府拾遗 有韵》:擘柳(擘柳)
遁斋闲览:河朔春时多大风。飞尘撼木。数日一作。二三日方止。以访左右。对曰。不得是风。且无是年。名曰吹花擘柳风。草木百谷皆藉之。
《國語辭典》:擘窠书(擘窠書)  拼音:bò kē shū
书体名。古人题额,为求点画匀整,分格书写,称为「擘窠」。擘窠书泛指匾额所用的书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二。槐西杂志二》:「景州宁逊公,能以琉璃舂碎调漆,堆为擘窠书,凹凸皴皱,俨若石纹。」也称为「署书」。
分類:大字
《国语辞典》:擘裂  拼音:bò liè
裂开。汉。扬雄〈太玄赋〉:「翠羽美而殃身兮,蚌含珠而擘裂。」
分类:裂开扬雄
《漢語大詞典》:擘茧(擘繭)
擘开探官茧。茧,面粉所作的小果子,内藏官位帖子,擘开以卜将来官位高下。为 唐 宋 时习俗,多行于正月间。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来时擘茧正探官,走马传宣夹路看。”参见“ 探官茧 ”。
《漢語大詞典》:探官茧(探官繭)
唐 宋 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麵蠒,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麵蠒,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餕馅也。名曰探官蠒。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一:“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