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74,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三摩
三摩地
三摩曳
三摩若
三摩底
三摩娑
三摩提
三摩越
三摩竭
三摩半那
三摩皮陀
三摩呾吒
三摩呬多
三摩地印
三摩地法
三摩
【佛学大辞典】
(故事)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三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中略)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又】梵语三摩地之略。性灵十曰:「信一觉之妙行,修三摩之难思。」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三摩地的简称。
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三摩曳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ya,与三昧耶同。见大日经疏十三。
三摩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论所明六句义之第四句义。旧译总相,新译有。百论疏上之中曰:「四者三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万法为一大有等。」
三摩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三摩帝,三摩。(参见:三摩地)
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三摩娑
【佛学大辞典】
(术语)煞三摩娑Sat-sama%sa之略。译为六合释。唯识述记序曰:「三摩娑释,依士立名。」(参见:六离合释)
三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三摩地。
三摩越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patti,称第四禅定。见玄义音义三。
三摩竭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magadha%,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女也,嫁于难国,化其国王及人民。见佛说三摩竭经。
三摩半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定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梵Sama%panna。
【佛学常见辞汇】
定的别名。
三摩皮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
三摩呾吒
【佛学大辞典】
(地名)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三摩呾吒国,周三千馀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
三摩呬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也。(沉,即昏沉。掉,即掉举,谓动也。)
三摩地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即定印。三部之定印别也。(参见:定印)
定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阿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也。三金刚部之定印,名为缚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三。
三摩地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论明三种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谓之三摩地菩提心。
【佛学常见辞汇】
总称密教的行持方法,因密教是修习三密平等之三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