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拈花摘叶(拈花摘叶)  拼音:nián huā zhāi yè
花、叶喻指女子。「拈花摘叶」指男子挑逗、勾引或玩弄女性,到处留情。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倚翠偎红,拈花摘叶。」也作「拈花惹草」。
《国语辞典》:拈花摘草  拼音:nián huā zhāi cǎo
花、草喻指女子。「拈花摘草」指男子挑逗、勾引或玩弄女性,到处留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也作「拈花惹草」。
《国语辞典》:擒奸摘伏  拼音:qín jiān tì fú
摘,揭发。擒奸摘伏指捉拿恶人,揭发隐藏的歹徒。《续古文苑。卷一九。碑志五。无名氏。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墓志铭》:「擒奸摘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也作「擒奸擿伏」。
《国语辞典》:摘伏发隐(摘伏发隐)  拼音:tì fú fā yǐn
揭发隐藏的不法情事。《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莅任之后,摘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宄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国语辞典》:摘奸发伏(摘奸发伏)  拼音:zhāi jiān fā fú
举发奸人并揭露其阴谋诡计。也作「发奸擿伏」。
《国语辞典》:摘奸发伏(摘奸发伏)  拼音:tì jiān fā fú
举发奸人,揭露坏事。用以称誉吏治清明。《清史稿。卷三○六。仲永檀传》:「上乃奖永檀摘奸发伏,直陈无隐,擢佥都御史。」也作「发奸摘隐」。
《国语辞典》:摘三问四(摘三问四)  拼音:zhāi sān wèn sì
问东问西。《石点头》卷六:「适才老兄摘三问四,未免先成笑端,故此秘而不语。」
《国语辞典》:摘山煮海  拼音:tì shān zhǔ hǎi
摘,开发。摘山煮海指开山炼铜,煮海为盐。比喻开辟资源。《宋史。卷二五七。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须。」宋。秦观〈国论〉:「至于摘山煮海,冶铸之事,他日吏缘以为奸者,临遣信臣,更定其法。」
《国语辞典》:摘心去肝  拼音:zhāi xīn qù gān
比喻极为伤痛。《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
分类:伤痛
《国语辞典》:摘艳薰香(摘艳薰香)  拼音:zhāi yàn xūn xiāng
形容文辞华美。语本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
《国语辞典》:摘鞍下马(摘鞍下马)  拼音:zhāi ān xià mǎ
比喻退休。《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我说收船好在顺风时,告诉亲友们,我可要摘鞍下马咧!谁知那些有字号的大买卖行中,苦苦的不放。」
分类:退休
《国语辞典》:指古摘今  拼音:zhǐ gǔ zhāi jīn
形容才气纵横,立论锋利。清。徐麟《长生殿。序》:「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国语辞典》:摘奶  拼音:zhāi nǎi
婴儿停止以奶为主食。也称为「断奶」。
《国语辞典》:摘棉花  拼音:zhāi mián huā
一种孩子玩的游戏。排成几排作棉棵成垄的形状,再由两三个孩子在其间穿行,且模仿大人摘棉花的动作,一边唱摘棉花的歌,一边抓立著的孩子的耳朵和鼻子。
分类:孩子游戏
《国语辞典》:摘绵术(摘绵术)  拼音:zhāi mián shù
一种堆叠绵花及绢帛制成画片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