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播荡(播蕩)  拼音:bò dàng
迁徙流亡,居无定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漢語大詞典》:推荡(推盪)
见“ 推盪 ”。
亦作“ 推荡 ”。
(1).推移。《易·繫辞上》“八卦相盪” 三国 魏 韩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运化之推移。” 宋 王曾 《有物混成赋》:“纵阴阳之推盪,我质难移。”
(2).推动摇荡;振荡。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观其鏁械,如觉缓解,有异於常,聊试推荡,摧然离体。” 清 黄宗羲 《钱圯轩七十寿序》:“近颇矜慎,而文亦波澜推盪。”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游泰西花园记》:“於疎篁密棘中,插鞦韆一架,上贯双緪,挽棠木小舟,中坐一少年客,洋人推荡以为戏。” 郭沫若 《女神·岸上》:“海湾中喧豗着的涛声,猛烈地背后推荡。”
《國語辭典》:三幡  拼音:sān fān
比喻色、色空、观三者。道家认为此三者最易摇动人心。《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清。姚鼐〈九月八日偕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卬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诗:「寘彼万古怀,企此三幡通。」
《漢語大詞典》:振骇(振駭)
(1).惊恐。 汉 王粲 《羽猎赋》:“禽兽振骇,魂亡气夺。”
(2).摇荡得骇人。晋书·隐逸传·夏统:“ 统 乃操柂正櫓,折旋中流……於是风波振骇,云雾杳冥。”
分類:摇荡惊恐
《漢語大詞典》:摆掣(擺掣)
谓急速摇荡。 唐 顾云 《天威行》:“颶风忽起云颠狂,波涛摆掣鱼龙殭。” 宋 张耒 《石楼》诗:“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犇腾去莫脱,摆掣恣驍猛。”
分類:急速摇荡
《漢語大詞典》:铎舌(鐸舌)
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乾清宫 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
《漢語大詞典》:爌晃
火光摇荡貌。 唐 蒋防 《兽炭赋》:“金缸近之而发彩,玉壶隣之而散冰。髣髴枕籍,爌晃依冯。”
分類:火光摇荡
《國語辭典》:眼迷心荡(眼迷心蕩)  拼音:yǎn mí xīn dàng
心意迷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说那院判一见了小娟,真个眼迷心荡。」
《国语辞典》:摇摆不定(摇摆不定)  拼音:yáo bǎi bù dìng
1.来回摇荡、摆动不停。如:「小妹妹被摇摆不定的不倒翁逗得直咯咯大笑。」
2.意念或立场等游移、变动不确定。如:「政府的政策若摇摆不定,百姓将无所适从。」
《国语辞典》:摇篮歌(摇篮歌)  拼音:yáo lán gē
一种形式简单、节奏摇荡、情意甜蜜、唱来安慰小孩的歌。常由母亲在摇篮旁轻声唱出,使孩子在歌声中渐渐入睡。也称为「催眠曲」。
《漢語大詞典》:倾炫(傾炫)
摇荡迷乱。南齐书·文学传论:“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 郑 、 卫 。斯 鲍照 之遗烈也。”
分類:摇荡迷乱
《漢語大詞典》:倾飐(傾颭)
摇荡倾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一日晨兴,忽见一塔十三级,水上南来,金碧照耀,而随波倾颭,若欲倒者。”
分類:摇荡倾斜
《國語辭典》:目眩神摇(目眩神搖)  拼音:mù xuàn shén yáo
眼花撩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著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著。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也作「目眩魂摇」、「目眩心花」、「目眩神迷」、「目眩神驰」、「神摇目眩」。
《漢語大詞典》:迷迷荡荡(迷迷蕩蕩)
晃悠貌,摇荡的样子。 萧红 《生死场》二:“迷迷荡荡的一些花穗颤在那里。” 杨朔 《春子姑娘》:“她立起身,迷迷荡荡走到街上,也不辨东南西北,随着人流瞎走,两眼直瞪瞪的,什么也看不见。”
分類: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