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携扶(攜扶)  拼音:xī fú
携带搀扶。唐。韩愈 为崔侍御祭穆员外文:「建中之初,子居于嵩,携扶北奔,避盗来攻。」
《國語辭典》:单身(單身)  拼音:dān shēn
1.独身无家室的人。唐。王建〈自伤〉诗:「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红楼梦》第七○回:「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的,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
2.独自一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看见前边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
《國語辭典》:韬弓(韜弓)  拼音:tāo gōng
置弓于弓套之内。《诗经。周颂。时迈》「载櫜弓矢」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櫜者弓衣,一名韬。故内弓于衣,谓之韬弓。」
《國語辭典》:夹带(夾帶)  拼音:jiá dài
1.藏带禁物,意图蒙混过去而不被发现。《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下四》:「许客用私船运致,仍严立辄踰疆至夹带私盐之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那里听得你这巧言令色,待我揭开盒儿,看个明白,果然没有夹带,我才放你出去。」
2.考生入场应试,暗藏资料作弊。《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夹带:以文章夹入衣物之中以图抄写,徼幸如此入场,谓之夹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一出:「则这陈秀才夹带一篇海贼文字,到中得快。」
3.夹杂。《红楼梦》第一回:「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
《漢語大詞典》:携行(攜行)
携带同行。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大儿本即遣去席下,又一动亦费力,来春当自携行,但恐又难去。”
分類:携带同行
《漢語大詞典》:赍持(賫持,齎持)
捧持。 汉 王充 论衡·纪妖:“妖气象人之形,则其所賷持之物,非真物也。”法苑珠林卷一○九:“賫持珍宝,赠遗与王。”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第二状》:“今来又访问得还是本院行者姓 颜 人,賷持 净源 真影舍利,随舶舩过海。”
齎持:携带;携持。史记·李斯列传:“ 秦王 乃拜 斯 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齎持金玉以游説诸侯。” 南朝 梁 周舍 《上云乐》:“復有奇乐章,齎持数万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潮退,见一异物立於波中,褐色,有毛,有牙,有脚,有鼻,有耳,骨软似不任齎持。”
分類:捧持携带
《漢語大詞典》:私载(私載)
(1).谓负载有所偏私。《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 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庄子·大宗师:“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2).谓私人携带载运。《明律·兵律·乘官畜车船附私物》:“其乘船车者,私载物不得过三十斤,违者十斤笞一十。每二十斤加一等。罪止杖七十。”
《漢語大詞典》:春盛
(1).春游时携带的食品。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相公要郊外踏青赏玩,我春盛都准备了。”
(2).指出游时用以盛放食品的一种器皿。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计赁银盘盏十六副……春盛十六架。”
《国语辞典》:带兵(带兵)  拼音:dài bīng
1.携带兵器。《礼记。曲礼上》「兄弟之雠不反兵」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不反兵者,谓带兵自随也,若行逢雠,身不带兵,反家取之,比来,则雠已逃辟,终不可得,故恒带兵,见即杀之也。」
2.统率军队。如:「韩信带兵的威名,震古铄今。」
《漢語大詞典》:修贽(修贄)
谓携带礼物求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李见罗中丞:“竟以重名久困,沿途迎慰者、修贄者接踵,未免留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故见赠云:‘……修贄忙于投要路,扣门快比访奇书。’”
《國語辭典》:挈眷  拼音:qiè juàn
带领家属。《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有同事俞孚亭者,挈眷居焉。」
分類:携带家眷
《國語辭典》:细软(細軟)  拼音:xì ruǎn
1.简便易于携带的值钱物品。《水浒传》第三回:「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怕路上不好携带,只把零碎的细软的,带些随身。」
2.纤细柔软。《百喻经。卷三。估客驼死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氎,种种杂物。」
《漢語大詞典》:赍装(齎裝)
(1).携带行装。 宋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后数日,齎装具舟,泛然东下。”
(2).资装;行装。宋史·食货志下八:“行旅齎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篋搜索。”
《漢語大詞典》:装赍(裝齎)
随行所携带的财物。汉书·爰盎传:“及 盎 使 吴 见守,从史适在守 盎 校为司马,乃悉以其装齎买二石醇醪。” 颜师古 注:“装齎,谓所齎衣物自随者也。”新唐书·锺传传:“ 广明 后,州县不乡贡,惟 传 岁荐士,行乡饮酒礼,率官属临观,资以装齎,故士不远千里走 传 府。”明史·宝庆公主传:“主既为后所抚,装齎视他主倍渥,婚夕特詔皇太子送入邸。”
《漢語大詞典》:携衾(攜衾)
携带被褥。指出嫁。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品诗》:“向为义气而携衾,后因落莫而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