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0,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刘克庄(名 灼 字 潜夫 号 后村居士、后村 文定 )
冯多福(字 季求、季膺 )
朱端常(字 正父 荣愿 )
江应洪(字 泰之 )
颜颐仲(字 景正 号 员峤 )
刘克逊(字 无兢、无竞 号 西墅 )
徐鹿卿(字 德夫 号 泉谷、泉谷樵友 清正 )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赵以夫(字 用父 号 虚斋、芝山老人、云泉野客 )
郑起沃(字 汝说 )
牛大年(字 隆叟 )
萧舜咨(字 禹平 )
范应铃(字 旗叟、旂叟 清敏 号 西堂 )
郭正孙(字 兴祖 )
其它辞典(续上)
董与几(字 叔存 )刘克庄(名 灼 字 潜夫 号 后村居士、后村 文定 )
冯多福(字 季求、季膺 )
朱端常(字 正父 荣愿 )
江应洪(字 泰之 )
颜颐仲(字 景正 号 员峤 )
刘克逊(字 无兢、无竞 号 西墅 )
徐鹿卿(字 德夫 号 泉谷、泉谷樵友 清正 )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赵以夫(字 用父 号 虚斋、芝山老人、云泉野客 )
郑起沃(字 汝说 )
牛大年(字 隆叟 )
萧舜咨(字 禹平 )
范应铃(字 旗叟、旂叟 清敏 号 西堂 )
郭正孙(字 兴祖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董与几,字叔存,德兴(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尝为湖北提举,官至朝议大夫。有《韵光集》,已佚。事见明正德《饶州府志》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7—1269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刘夙孙。宁宗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为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诗获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历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江东提刑等。淳祐六年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中书舍人。以劾权相史嵩之,贬知漳州。景定初迁工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尝受学于真德秀。反对南宋朝廷苟安妥协。诗学晚唐,为江湖派诗重要代表。词风雄放沉厚,多感慨时事。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全宋诗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为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汇编为《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为底本,校以清冯氏芦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采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词学图录
刘克庄(1187-1269) 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词风散文化、议论化。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全宋文·卷七四八七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父弥正,宁宗朝吏部侍郎。克庄本名灼,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改名。初授靖安县主簿,俄丁父忧。服除,注福州右理曹,改差真州录事参军。嘉定十七年,改宣教郎知建阳县,历潮、吉州通判。端平中,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立朝正直敢言,为人所忌,出主玉局观。寻知漳州,改袁州,复为言者劾罢。李宗勉当国,擢江西提举,改广东,升转运使。淳祐元年,为言者所劾,罢主崇禧观。四年,起为江东提举。六年,召除太府少卿。面对言事,颇切时政,理宗嘉之,即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寻兼崇政殿说书。是年末,兼中书舍人,力沮史嵩之除职致仕之命。事虽施行,仍为御史论劾,以秘阁修撰出为福建提刑。淳祐十年,除秘书监。次年入京,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兼崇政殿说书、史馆同修撰。同年十月,除起居舍人。复为言者论劾,罢提举明道宫。景定元年,除秘书监、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复除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三年,除权工部尚书,兼侍读。同年八月,以宝章阁学士知建宁府。五年秋,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咸淳五年正月卒,年八十三,谥文定。克庄于诗、文、词皆工,叶水心至评其诗「当建大将旗鼓」。又尝受学于真西山,颇得为政之要。唯其文名太盛,故政绩多为所掩。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见林希逸所撰《行述》、洪天锡所撰《墓志铭》(分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四、一九五)及《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多福,字季求,一作季膺,无锡(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知奉化县(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一八)。九年,知徽州。十年,改淮西提举兼提刑、运判。十三年,入为司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六)。理宗宝庆中出知镇江府。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一、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全宋文·卷六七七一
冯多福,字季求,本福州人,寄居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遂为无锡人。绍熙四年登进士第。嘉定中为庆元府奉化县令,有惠政。九年以朝奉郎知徽州,明年改淮西提举兼提刑。宝庆初直宝谟阁、知镇江府。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一,《金佗续编》卷一六,《宝庆四明志》卷一四,弘治《徽州府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端常,字正父,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宁宗嘉定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以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全宋文·卷六五二二
朱端常,字正父,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淳熙八年进士及第,累官至提辖榷货务都茶场。嘉定十三年任福建提刑,寻召入,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宝庆初迁左谏议大夫,劾罢魏了翁、真德秀。二年,以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后兼实录院同修撰。卒,谥荣愿。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二、职官六之七三、七五之二七、礼三○之五三、五八之九二,《宋史》卷四一《理宗纪》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池州青阳人,字泰之。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累官知德安府,决数十年疑狱,擢淮东提刑兼知扬州。元兵至,力御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8—1262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正。颜耆仲弟。以荫补官。历宁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县,皆有善政。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减商税,除盗贼,养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累迁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归。全宋诗
颜颐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自号员峤,潭州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以荫授通仕郎,历宁化尉,知西安县,通判临安府,知严州。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为两浙转运判官。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知泉州。四年,知温州,寻迁知庆元府兼沿江制置使。十二年,知临安府。以宝华阁学士致仕。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三《宝学颜尚书神道碑》。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七六六二
颜颐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号员峤,龙溪(今福建漳州)人。以荫补宁化尉,历西安令、通判临安府、两浙运判、户部郎兼知临安府。嘉熙改元除广西转运判官、太府卿、司农卿。四年兼权户部侍郎。淳祐改元除浙东提刑,历知泉州,兼福建提刑,知庆元府,兵部、刑部尚书。宝祐元年擢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观。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见《宝学颜尚书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4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无兢,号西墅。刘克庄弟。以父任补官。调古田令,有治绩。累迁知邵武军,为政威爱并行。移知泉州,终工部郎,以疾奉祠。工诗,为叶适、赵汝谈所称。全宋诗
刘克逊(一一八九~一二四六),字无竞,莆田(今属福建)人。克庄弟。以父荫补承务郎。宁宗嘉定间知古田县(清乾隆《古田县志》卷五)。累迁知邵武军。理宗嘉熙间知潮州(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泉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六年卒,年五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三《工部弟墓志铭》。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0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德夫,号泉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为历知南安县,入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同时遭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颂之。知建昌军,宽赋敛、抑豪强、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迁太府少卿兼右司,屡有建言。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全宋诗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号泉谷樵友,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福建安抚使干办。绍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二年,知建昌军。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国子监祭酒,寻兼侍讲、权给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徐鉴据家乘辑为《清正存稿》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年谱,《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鹿卿诗,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简称胡校)等。全宋文·卷七六六七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字德夫,号泉谷,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南安军军学教授,历知尤溪、南安二县,召为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建昌军。复入为度支郎官兼右司,忤时相,主管云台观。起为江东运判,淳祐元年除浙东提刑兼提举常平,知泉、赣二州。三年,以右司召,擢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逾年,兼权吏部侍郎。以疾丐祠,迁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召权兵部侍郎,改权礼部,兼侍讲,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盐楮议政稿》、《历官对越集》、《徐清正公词》(存),手编《汉唐文类》、《文苑菁华》。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宋宗伯徐清正公年谱》(《清正存稿》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全宋诗
杨长孺,原名寿仁,字伯子,号东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万里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荫补永州零陵簿。宁宗嘉定间知湖州,寻改赣州(明嘉靖《赣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迁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权贵致仕。卒年八十。有《东山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二八《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注,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杨长孺,字伯子,晚号东山潜夫,又号农圃老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万里子。绍熙中,以荫补永州零陵县主簿。历宗正寺主簿、通判道州。嘉定中历知湖州、赣州、广州,改福建安抚使、知福州。忤权贵,劾去,以直华文阁奉祠。绍定中,加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著有《东山文集》、《知止》、《休官》等集。长孺在官以清廉称,弹压豪贵,牧养小民,政声赫然。尝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矣。」湖州、广州民立祠祀之。见《宋史翼》卷二二,光绪《吉安府志》卷二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下及本书所收长孺诸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6 【介绍】: 宋宗室,字用父,号虚斋。寓居长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理宗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诏与刘克庄同纂修国史。有《易通》、《虚斋乐府》。全宋诗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又号芝山老人、云泉野客,彦括子,居长乐(今福建长乐)。嘉定十年登进士第,历知邵武军、漳州。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二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著有《易通》、《虚斋乐府》(均存)。见刘克庄《虚斋赵公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州人,字隆叟。宁宗庆元二年进士。历将作监主簿,入对,劝帝以天命、人心所系致念,体立国之意,振起士气。为工部郎官,入对,请惩贪吏。累擢秘书监、起居郎,所至以廉洁自持。后以宝章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卒。全宋文·卷六八七八
牛大年,字隆叟,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庆元二年进士。历将作监主簿,军器监主簿,大宗正丞,四川提举茶马兼权总领,知黎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节制黎雅州屯戍军马。加直宝章阁,为工部郎官。迁侍左郎中,进直华文阁、浙东提点刑狱。迁守秘书少监、宗正少卿,升秘书监,迁起居舍人,升起居郎兼崇政殿说书。奉祠,卒。《宋史》卷四二二有传,又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军泰宁人,字禹平。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刚介特立,所至有声。累官江西提刑,人服其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旗叟。宁宗开禧元年进士。调永兴尉,知崇仁县,皆有嘉声。为广西提点刑狱,奏免丁钱。召为金部郎官,入言朝政,语多谠直。后出为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事。官终大理少卿,卒谥清敏。有《西堂集》、《对越集》。全宋诗
范应铃,字旂叟,号西堂,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历知永新、崇仁县,通判抚州、蕲州,知吉州、广西、浙东提刑。官至大理少卿。有《西堂集》,已佚。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七○二○
范应铃,字旂叟,号西堂,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开禧元年举进士,调永新尉、衡州录事,改知崇仁县。历抚州、蕲州通判,知吉州,广西提刑,金部郎官,迁尚左郎官。寻为浙东提刑,改直秘阁、江西提举常平。迁军器监,授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直焕章阁,擢大理少卿,卒,谥清敏。《宋史》卷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 【介绍】: 宋邛州临邛人,字兴祖。第进士。历通判全州,知长宁军、文州、嘉定府,所至皆著能声。除太府寺丞,知兴元府,兼利州路安抚使。理宗绍定四年,蒙古军入犯,遂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