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8,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尼萨耆波逸提
出生菩提心经
出到菩提
出队迦提
因提
因提梨
戍轮聿提
全提
伊迦波提罗那
伊提目多伽
伊罗跋提河
行愿胜义菩提心
佛母准提
佛陀提婆
伽那提婆
尼萨耆波逸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巴Naih!sargikapra-cittiya(Naih!sargik-pra%yas/cittika),五篇罪之一。尼萨耆为尽舍,波逸提为堕。此罪聚总关于衣钵等之财物,故以其所犯之财物,舍于众中而忏悔之,谓之尽舍。若不忏悔,则结堕狱之罪,故曰堕。总有三十种,称为三十舍堕,行事钞中之一曰:「波逸提聚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中略)声论云:尼翻为尽,萨耆为舍。」四分戒本定宾疏下曰:「尼萨耆者,此翻为尽舍。波逸提者,此翻为堕。谓犯此罪牵堕三恶,若犯此堕,要先舍财,后忏堕罪,故云舍堕。」比丘尼钞一曰:「舍财舍罪舍心,具此三舍,故云尽舍。」
出生菩提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发菩提心之功德,四摄法及天行梵行圣行。后说破魔众会陀罗尼。
出到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三藏法数】
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三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是名出到菩提。(无生法忍者,谓忍可一切诸法性相本空,毕竟无生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出队迦提
【佛学大辞典】
(行事)迦提者安居竟之月名。支那僧众,夏安居毕,持花鸣铙而行道曰出队迦提。出队者出众队之义。僧史略上曰:「又此土夏安居毕,僧众持花执扇吹贝鸣铙,引而双行,谓之出队迦提(取迦提月名也)。」暹罗于此月,国王整卤簿诣诸寺,众庶群参。谓之迦提。
因提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因坻。(参见:因坻)
因坻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参见:因陀罗)
因提梨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因坻)
因坻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参见:因陀罗)
戍轮聿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S/udhyanti译曰清净。见华严疏钞十四。
全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伊迦波提罗那
【佛学大辞典】
(佛名)如来之名。译曰最上天王如来。见陀罗尼杂集九。
伊提目多伽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参见:十二部经)
伊罗跋提河
【佛学大辞典】
(地名)河名。异称跋提。译曰贤河。见慧琳音义二十六,Era%vati。
行愿胜义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龙树之菩提心论分别菩提心之相为行愿,胜义,三摩地三种。第一起利益一切众生而使成佛之愿谓之行愿菩提心。论曰:「行愿者,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馀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
佛母准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参见:准提)
佛陀提婆
【佛学大辞典】
(人名)Buddhvaca,婆沙四评家之一。译曰觉天。见俱舍光记二十。
伽那提婆
【佛学大辞典】
(人名)Kan!adeva,(参见:提婆)
提婆
【佛学大辞典】
(杂语)Deva,译曰天。如摩诃提婆之译为大天。提婆达多之译为天授是也。【又】(人名)又作提波,菩萨名,译作天,后以一目施神,故曰迦那提婆Ka%n!adeva,伽那者片目之义。或以一目授女子。本执师子国人,龙树之弟子,付法藏第十四祖也。提婆菩萨传曰:「提婆菩萨,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博识才辩,擅名诸国,而以人不信受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曰大自在天,有人求愿,能令满足。提婆诣庙求入相见,主庙者言:天像至神,不可正视,又使人百日失心。提婆言:是我所愿见,若不如此,我岂欲见。主庙者奇其志气,使入庙。天像动其眼,怒目视之。提婆问天:神则神矣,何其小也?当以威灵感人,智德伏物。而以黄金自多,动颇梨荧惑人,非我所望。便梯像凿出其眼。观者皆惊异。提婆言:我使汝等知神不假形,情不托形而已。吾既非慢,神亦非辱也。言已而出,其夜备精馔供天神。天神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汝所供馔尽美,唯无我所须,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应命以左手出眼与之。天神赞曰:善哉丈夫,真上施也,汝求何愿,我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禀明心,不假外质,唯恨悠悠蒙朦,不知信受我言,神赐我愿,必当令我言不虚没。神言:必如愿。于是退诣龙树菩萨,受出家法,剃头法服,周游扬化。时南天竺王信受邪道,沙门亲子不得一见,提婆欲化之,变形为宿卫士,能干事。王见之喜,问其人,提婆言:我是一切智人。王惊异,以种种事验之,果然。于是集国中一切婆罗门使论议,无一敌者,皆剃发为弟子。有一邪道弟子,耻其师屈,自誓汝以口伏我,我以力伏汝。偶见提婆独由禅起经行,以刀决之,五脏委地。提婆言:是我先业所害,非汝也。悟然而化。初以眼施神无一目,时人号曰迦那提婆。」百论疏上之上曰:「提婆者天也。盖是其本名,末称伽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施天神,故以为名。复传云:提婆曾乞食。有女人应发道心,于婆提眼生爱。提婆出之示之,但是不净,因以发心,故小一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