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提得起放得下  拼音:tí de qǐ fàng de xià
比喻面对抉择时,能衡量得失,不牵于世俗私心,一切以公平为断。如:「失败了可以东山再起,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呢!」也作「拿得起放得下」。
《国语辞典》:提傀儡上戏场(提傀儡上戏场)  拼音:tí kuǐ lěi shàng xì cháng
(歇后语)还少一口气儿。指傀儡无论在戏场如何灵巧,总比真人少了一口气,比喻人当有骨气,不可如傀儡般。如:「你难道想长期寄人篱下?要知道提傀儡上戏场──还少一口气儿。」
《国语辞典》:辛辛那提  拼音:xīn xīn nà tí
Cincinnati
城市名。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俄亥俄河向北突出的大湾北岸,有运河通往伊利湖。制造业发达,市街整洁,交通便利,与波士顿同为文艺二大中枢。
《国语辞典》:提不起劲(提不起劲)  拼音:tí bù qǐ jìn
使不出力气或提不起精神。如:「他患了重感冒,发烧头疼,浑身提不起劲来。」
《国语辞典》:提剑汗马(提剑汗马)  拼音:tí jiàn hàn mǎ
作战时,手提宝剑,身跨疾驰而汗出的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奋勇力战,建立功勋。《周书。卷一九。列传。宇文贵》:「贵少从师受学,辍书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国语辞典》:提口拔舌  拼音:tí kǒu bá shé
造谣生事,胡说八道。《金瓶梅》第二三回:「贼提口拔舌见鬼的囚根子,我那一夜不在屋里睡,怎的不来家?」也作「枉口拔舌」、「枉口嚼舌」。
《国语辞典》:提摩太书(提摩太书)  拼音:tí mó tài shū
书名。基督教典籍。《新约圣经》中的书简。十章。分为前书、后书。相传为保罗写给得意门生提摩太的书信。前书在明示正确教义,确立监督及执事的资格;后书是指导提摩太的话,勉励其不畏艰难,始终忠心见證基督。也称为《牧函书简》。
《国语辞典》:提牌执戟(提牌执戟)  拼音:tí pái zhí jǐ
牌、戟,官府门前所用榜牌和作仪仗用的门戟。提牌执戟比喻依附在大官手下当差。元。无名氏《衣锦还乡。头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提牌执戟小人哉。」
《国语辞典》:提婆达多(提婆达多)  拼音:tí pó dá duō
人名。梵语Devadatta的音译。意译天授或天与。释迦牟尼佛的堂弟。据说他在佛陀说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团,其后想谋得僧团的领导地位,遭到否决,乃自立门户。在佛传中,提婆达多扮演著反对释尊的角色。也译作「地婆达多」、「禘婆达多」、「调达」、「提婆达多」等。
《国语辞典》:提起公诉(提起公诉)  拼音:tí qǐ gōng sù
法律上指检察官依侦查所得的證据,足以认定被告有犯罪嫌疑,而声请法院审判处罚被告的诉讼行为。
《国语辞典》:提头知尾(提头知尾)  拼音:tí tóu zhī wěi
刚叙及事情的开头,就知道后面所要描述的结果。比喻领悟力很强。如:「他头脑聪明,提头知尾,指导起来毫不费力。」
《国语辞典》:提瓮出汲(提瓮出汲)  拼音:tí wèng chū jí
原指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嫁后,不计较自己出身富贵,而甘于夫家的贫贱,亲自操持家务。典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鲍宣妻传》。后用以称颂妇女有顺从的德性,愿与丈夫同甘共苦。《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鲍宣之妻,提瓮出汲,雅得顺从之道。」
《国语辞典》:提线木偶(提线木偶)  拼音:tí xiàn mù ǒu
一种木偶戏。参见「悬丝傀儡」条。
分类:木偶戏
《国语辞典》:提溜著心  拼音:dī liū zhe xīn
不放心。如:「他做事丢三落四,老让人提溜著心。」
分类:不放心
《国语辞典》:握纲提领(握纲提领)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抓住重点大纲。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也作「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