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支提
梵语caitya(巴利语cetiya)的音译。也译作“制底”、“制多”等。原义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积聚而成的纪念物。亦为塔、刹的别名。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亦还其里舍,货贸妻儿,营缔支提,缮写尊法。”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支提……此云聚相,谓累寳及石等,高以为相也。” 唐 颜真卿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诗:“及尔不復见,支提犹岌然。”
《漢語大詞典》:提唱
见“ 提倡 ”。
《國語辭典》:提掇 拼音:tí duó
1.提拔、帮助。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多谢相公,正是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莫非娘子有扶助小生之处?望乞娘子提掇,指点小生一条路头,真莫大之恩情也。」
2.提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踏残红软衬著鞋儿去,再提掇绮罗衣袂,重整顿珠翠冠梳。」
3.说起、提起。《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除的家倒还是爷提掇提掇,叫声『那个姓薛的』,或说『那姓薛的歪私窠子』;别也没人提掇。」
4.提调、操纵。宋。罗烨《醉翁谈录。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
2.提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踏残红软衬著鞋儿去,再提掇绮罗衣袂,重整顿珠翠冠梳。」
3.说起、提起。《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除的家倒还是爷提掇提掇,叫声『那个姓薛的』,或说『那姓薛的歪私窠子』;别也没人提掇。」
4.提调、操纵。宋。罗烨《醉翁谈录。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