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阐提
支提
提刀
菩提树
提孩
秤提
提唱
一提
提学
提干
提奖
提掇
单提
偏提
提瓮
《漢語大詞典》:阐提(闡提)
佛教语。“一阐提”的略称。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止因阐提含生之类,何得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喝阐提之人,皆得成佛。” 唐 司空图 《与伏牛长老偈》之一:“不筭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 宋 张商英 《护法论》:“须臾老之将至,为虚生浪死之人,自可悲痛,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参见“ 一阐提 ”。
《國語辭典》:一阐提(一闡提)  拼音:yī chǎn tí
佛教指不具有佛性,永远不能解脱成佛的众生。为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意译不具信或断善根。《能显中边慧日论》卷一:「断善根者名一阐提。」
《漢語大詞典》:支提
梵语caitya(巴利语cetiya)的音译。也译作“制底”、“制多”等。原义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积聚而成的纪念物。亦为塔、刹的别名。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亦还其里舍,货贸妻儿,营缔支提,缮写尊法。”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支提……此云聚相,谓累寳及石等,高以为相也。” 唐 颜真卿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诗:“及尔不復见,支提犹岌然。”
《國語辭典》:提刀  拼音:tí dāo
带刀、拿刀。《三国演义》第三回:「是夜二更时分,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
分類:兵器
《國語辭典》:菩提树(菩提樹)  拼音:pú tí shù
植物名:(1)桑科榕属,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隐头果扁圆形。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核果可做念佛珠,植株供观赏。
《漢語大詞典》:提孩
幼儿,儿童。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胸无城府,光风霽月,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分類:幼儿儿童
《漢語大詞典》:秤提
以秤悬持。喻权衡之意。 宋 戴埴 鼠璞·楮券源流:“自商贾惮於搬挈,於是利交子之兑换,故言楮则曰秤提,所以见有是楮,必有是钱,以秤提之也……平準、秤提,皆以权衡取义。”
分類:权衡
《漢語大詞典》:提唱
见“ 提倡 ”。
《國語辭典》:提倡  拼音:tí chàng
对一种事物或风气的鼓励和倡导。如:「提倡民俗技艺」、「在电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提倡节能减碳是有必要的。」《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只是目今所重的实业,晚生愚见,以为工艺也是要紧的,不知老前辈还肯提倡否?」
《骈字类编》:一提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鍊师五十韵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
分类:一提
《國語辭典》:提学(提學)  拼音:tí xué
职官名。明代掌管学政及主持考试的官员。《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凡学政遵卧碑,咸听于提学宪臣提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目今提学要到台州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漢語大詞典》:提干(提幹)
(1). 宋 官名。即提举。
(2).谓由一般群众提拔为干部。 韶华 《肠梗阻》:“一九七四年我提干,调到冶金局当了干部科干事后,我仍然每晚到他家里去。”
《漢語大詞典》:提奖
(1).提拔奖励。北齐书·赵彦传:“凡诸选举,先令銓定,提奬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虽庸愞,微诚亦有所在。若曲相提奬,必望以死奉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欧公收东坡东坡收秦黄:“ 少游 不遇 东坡 ,当能自立,必不在人下也。然提奬大成就, 坡 力为多。”
(2).提成奖赏。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就在这一路上, 范登高 便和 王小聚 谈判好了,达成了下面四条协议:每月工资二十万,生意赚了钱提奖百分之五。”
《國語辭典》:提掇  拼音:tí duó
1.提拔、帮助。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多谢相公,正是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莫非娘子有扶助小生之处?望乞娘子提掇,指点小生一条路头,真莫大之恩情也。」
2.提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踏残红软衬著鞋儿去,再提掇绮罗衣袂,重整顿珠翠冠梳。」
3.说起、提起。《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除的家倒还是爷提掇提掇,叫声『那个姓薛的』,或说『那姓薛的歪私窠子』;别也没人提掇。」
4.提调、操纵。宋。罗烨《醉翁谈录。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
《国语辞典》:单提(单提)  拼音:dān tí
佛教用语:(1)佛教戒律,为四分律五篇之一、七聚之一。(2)情佛经所云一种轻罪,犯者经忏悔可除罪,不然死后将堕地狱等处。
《國語辭典》:偏提  拼音:piān tí
酒壶。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赐藕丝灯……琉璃盏、镂金偏提各十事。」宋。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客斗馀。」
分類:酒壶
《漢語大詞典》:提瓮(提甕)
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 勃海 鲍宣 妻者, 桓氏 之女也,字 少君 。 宣 尝就 少君 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 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 宣 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脩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明单本《蕉帕记·闹婚》:“如梦。幸配 梁鸿 。喜齐眉燕尔,自甘提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