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提举纲维(提举纲维)
南史徐陵传:迁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撰授多失其所,于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时有冒进求官,驰竞不已者,乃为书宣示之,自是众咸服焉,时论比之毛玠。
分类:吏部
《分类字锦》:提炬烧营(提炬烧营)
南史沈庆之传:讨犬羊诸山蛮,缘险筑重城,施门橹甚峻。庆之连营山下,营中开门相通。又令诸军各穿池于营内,朝夕不外汲,兼以防蛮之火。顷之风甚,蛮夜下山,人提一炬烧营,火至,辄以池水灌灭之。蛮被围守日久,并饥乏,自是稍出归降。
分类:火攻
《分类字锦》:提钧悬衡(提钧悬衡)
南史谢庄传:今大道光亨,万务俟德,而九服之旷,九流之艰,提钧悬衡,委之选部,一人之鉴易限,天下之才难源。以易限之鉴,镜难源之才,使国罔遗贤,野无滞器,其可得乎。
《漢語大詞典》:提理
犹申诉。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就使有枉,欣以俟命耳,何能乃发忿,欲自提理。”
分類:申诉
《國語辭典》:提铃喝号(提鈴喝號)  拼音:tí líng hè hào
提著铃铛,有警即鸣,互相叫著口号,以为戒备。指从事夜间警戒的工作。元。汤式〈集贤宾。莺花寨近来谁战讨套。醋葫芦〉曲:「更做道孙武子教来武艺高,止不过提铃喝号。」《西游记》第四○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也作「喝号提铃」。
分類:警戒晚上
《分类字锦》:提绫丈刺(提绫丈刺)
云仙杂记:卢杞与冯盛相遇于道,各携一囊。杞发盛囊,有墨一枚,杞大笑。盛正色曰:天峰煤和针鱼脑入金溪子手中,录离骚古本,比公日提绫丈刺三百,为名利奴,顾当孰胜。已而搜把囊,果是三百刺。
分类:
《國語辭典》:提溜  拼音:dī liu
用手提著东西或把腿提起来。《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俺家死人罢呀,累著你那腿哩!你奴才长奴才短的骂我?你凭著什么提溜著腿卖?」也作「滴溜」。
《漢語大詞典》:提溜秃卢(提溜秃盧)
形容眼珠转动。 明 无名氏 《僧尼共犯》第二折:“慌的他两头儿低羞篤速,諕的他两眼儿提溜秃卢。”
分類:眼珠转动
《漢語大詞典》:提掳(提擄)
拎,拿。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听説还有雅座儿,好极了,就忙忙的叫人提掳着衣裳、帽子,零零星星连酒带菜都搬到雅座儿去。”
《分类字锦》:提履徒跣
列子: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履徒跣而走,暨乎门。
分类:履舄
《漢語大詞典》:提僈
松弛缓慢。荀子·修身:“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王先谦 集解:“言不由礼,则血气强者多悖乱,弱者多弛慢。”
《分类字锦》:提举市舶(提举市舶)
宋史张阐传:宣和二十五年,起阐提举两浙路市舶,续会要。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司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
分类:监司
《漢語大詞典》: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啟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亦省作“ 言提 ”。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惟此庸固,理絶言提。” 吕延济 注:“理絶言提,不可与言也。”
《漢語大詞典》:盐课提举司(鹽課提擧司)
掌盐税的官署。明史·职官志四:“盐课提擧司,提擧一人,其职掌如都转运司。”
分類:盐税官署
《漢語大詞典》:焉提
即阏氏。 匈奴 对王后的称呼。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金翁叔 , 休屠王 之太子也。母死, 武帝 图其母於 甘泉殿 上,署曰: 休屠王 焉提。”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焉提:“焉提,即閼氏也。古书‘氏’‘是’通用,提从‘是’,故亦与‘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