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富楼沙昙藐婆罗提
单提
无上菩提
无上正等菩提
无上菩提誓愿證
无相菩提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无种阐提
提山
提多迦
提多罗吒
提衣
提舍
佛类词典(续上)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富楼沙昙藐婆罗提
单提
无上菩提
无上正等菩提
无上菩提誓愿證
无相菩提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无种阐提
提山
提多迦
提多罗吒
提衣
提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经名)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富楼沙昙藐婆罗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Purus!a-damya-sa%rathi,佛十号中调御丈夫之梵名。智度论二曰:「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智故,有时耎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
(术语)Purus!a-damya-sa%rathi,佛十号中调御丈夫之梵名。智度论二曰:「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智故,有时耎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
单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单传,禅家直指之旨也。单提宗旨不涉馀岐之义。【又】具足戒五篇中有尼萨耆波逸提与但波逸提二篇,尼萨耆者,舍之义,波逸提者,堕之义,舍者,应舍离所犯之赃物也,堕者,其罪报堕于地狱也。其舍堕罪有三十戒,堕罪有九十戒,因而九十之堕罪,对于三十之舍堕罪,谓之单堕,今以提之一字举堕之梵语波逸提Pa%cittika也。
(术语)犹言单传,禅家直指之旨也。单提宗旨不涉馀岐之义。【又】具足戒五篇中有尼萨耆波逸提与但波逸提二篇,尼萨耆者,舍之义,波逸提者,堕之义,舍者,应舍离所犯之赃物也,堕者,其罪报堕于地狱也。其舍堕罪有三十戒,堕罪有九十戒,因而九十之堕罪,对于三十之舍堕罪,谓之单堕,今以提之一字举堕之梵语波逸提Pa%cittika也。
无上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佛学常见辞汇】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三藏法数】
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佛学常见辞汇】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三藏法数】
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无上正等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提新译曰觉,即无上正等觉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
(术语)菩提新译曰觉,即无上正等觉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
无上菩提誓愿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證无上菩提之誓愿也。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證无上菩提之誓愿也。
无相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證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證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于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无相,故名无相菩提。
(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證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證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于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无相,故名无相菩提。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偈也。愿生偈者,愿生于安乐国之偈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书名)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偈也。愿生偈者,愿生于安乐国之偈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无种阐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种者,无佛种性,毕竟不能成佛之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阐提者,梵语一阐提之略。不具信心,断善根,永不能成佛者之谓。涅槃经德王品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焚烧一切善根。」
(术语)无种者,无佛种性,毕竟不能成佛之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阐提者,梵语一阐提之略。不具信心,断善根,永不能成佛者之谓。涅槃经德王品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焚烧一切善根。」
提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祛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祛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垂迹。」
(地名)祛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祛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垂迹。」
提多迦
【佛学大辞典】
(罗汉)Dhr!taka,罗汉名。
(罗汉)Dhr!taka,罗汉名。
提多罗吒
【佛学大辞典】
(天名)Dhr!tara%s!t!ra,四天王之一、持国天也。(参见:四天王)
(天名)Dhr!tara%s!t!ra,四天王之一、持国天也。(参见:四天王)
四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佛学常见辞汇】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佛学常见辞汇】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提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唱衣。
(术语)同唱衣。
提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云:底谓底逻那,此云度也。沙谓皤沙,此云说也,言说法度人也。」梵Tirn!a-bha%s!ya。
(术语)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云:底谓底逻那,此云度也。沙谓皤沙,此云说也,言说法度人也。」梵Tirn!a-bha%s!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