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勒那跋提
恶性须菩提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论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华色为提婆所害
菩提
三种菩提
三身菩提
菩提心
二种菩提心
菩提水
菩提子
菩提分
佛类词典(续上)
勒那提勒那跋提
恶性须菩提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论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华色为提婆所害
菩提
三种菩提
三身菩提
菩提心
二种菩提心
菩提水
菩提子
菩提分
勒那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Ratnadeva,译曰宝天。儿名。见贤愚经二。
(人名)Ratnadeva,译曰宝天。儿名。见贤愚经二。
勒那跋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偈,尤明禅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呗、法事所须,咸已备具。讲序之众僧皆同见之。言讫,便隐。勒那及都讲、维那,奄然终于法席。见华严传记二。
(人名)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偈,尤明禅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呗、法事所须,咸已备具。讲序之众僧皆同见之。言讫,便隐。勒那及都讲、维那,奄然终于法席。见华严传记二。
恶性须菩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须菩提)附录。
(人名)(参见:须菩提)附录。
发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
【佛学常见辞汇】
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欲得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修行之人,往昔专起恶念,遍恼一切;今则广发兼济之心,遍虚空界,利益于他,以此翻破遍布之恶心也。
(术语)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
【佛学常见辞汇】
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欲得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修行之人,往昔专起恶念,遍恼一切;今则广发兼济之心,遍虚空界,利益于他,以此翻破遍布之恶心也。
发菩提心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云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天亲菩萨造,秦罗什译。有十二品,具说发心誓愿及六度之相。
(书名)具云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天亲菩萨造,秦罗什译。有十二品,具说发心誓愿及六度之相。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华色为提婆所害
【佛学大辞典】
(故事)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为同人也,何则?彼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复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涅槃经十九曰:「如来有弟提婆达多,破坏众僧,出佛身血,害莲华比丘尼,作三逆罪。」摩诃摩耶经下曰:「时郁波罗比丘尼,从王宫出,而于门外见提婆达多,即呵之言:汝令释种不得炽盛,于佛法中作大留碍。时提婆达多,闻此语已,极大忿怒,即以手拳而打其头。彼比丘尼,寻便命终。」此外更有二莲华色女与一莲华女。(参见:莲华色女及莲华女)
(故事)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为同人也,何则?彼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复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涅槃经十九曰:「如来有弟提婆达多,破坏众僧,出佛身血,害莲华比丘尼,作三逆罪。」摩诃摩耶经下曰:「时郁波罗比丘尼,从王宫出,而于门外见提婆达多,即呵之言:汝令释种不得炽盛,于佛法中作大留碍。时提婆达多,闻此语已,极大忿怒,即以手拳而打其头。彼比丘尼,寻便命终。」此外更有二莲华色女与一莲华女。(参见:莲华色女及莲华女)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三种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依文字般若,能證得方便菩提,依观照般若,能證得实智菩提,依实相般若,能證得真性菩提。2。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声闻菩提是修四圣谛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独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自观花开花谢而得到的正觉;无上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的最高菩提。
(名数)(参见:三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依文字般若,能證得方便菩提,依观照般若,能證得实智菩提,依实相般若,能證得真性菩提。2。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声闻菩提是修四圣谛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独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自观花开花谢而得到的正觉;无上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的最高菩提。
三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四曰:「糁帽地,旧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觉也。」(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华译为正等觉,即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2。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变的菩提;实智菩提是具得真实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随机化用自在的菩提。3。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诸佛菩提。声闻菩提是修四圣谛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缘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
【佛学次第统编】
三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 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 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出出生菩提经)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已发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三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二、缘觉菩提〕,谓缘觉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缘觉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缘觉菩提。
〔三、诸佛菩提〕,谓诸佛于因中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自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自既解脱,亦令众生解脱,是名诸佛菩提。
(术语)Sam%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四曰:「糁帽地,旧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觉也。」(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华译为正等觉,即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2。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变的菩提;实智菩提是具得真实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随机化用自在的菩提。3。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诸佛菩提。声闻菩提是修四圣谛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缘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
【佛学次第统编】
三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 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 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出出生菩提经)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已发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三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二、缘觉菩提〕,谓缘觉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缘觉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缘觉菩提。
〔三、诸佛菩提〕,谓诸佛于因中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自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自既解脱,亦令众生解脱,是名诸佛菩提。
三身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同三佛菩提。
(名数)同三佛菩提。
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佛学常见辞汇】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佛学次第统编】
佛学大辞典曰:「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曰经疏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佛学常见辞汇】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佛学次第统编】
佛学大辞典曰:「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曰经疏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二种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念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饶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缘因佛性,亦应身菩提之因也。二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也,是摄律仪戒,亦是断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门无尽誓愿知,是愿求觉知无尽之佛门也,是亦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报身菩提之因也。四无上菩提誓愿證,是愿求證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證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见往生要集上末。
【佛学常见辞汇】
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言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缘理菩提心是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就上求下化的愿行,这也是最上乘的菩提心。
【佛学次第统编】
往生要集言二种菩提心者:
一、缘事菩提心 是以四弘誓愿为体。
二、缘理菩提心 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名数)一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念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饶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缘因佛性,亦应身菩提之因也。二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也,是摄律仪戒,亦是断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门无尽誓愿知,是愿求觉知无尽之佛门也,是亦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报身菩提之因也。四无上菩提誓愿證,是愿求證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證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见往生要集上末。
【佛学常见辞汇】
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言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缘理菩提心是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就上求下化的愿行,这也是最上乘的菩提心。
【佛学次第统编】
往生要集言二种菩提心者:
一、缘事菩提心 是以四弘誓愿为体。
二、缘理菩提心 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菩提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禅师,修行于祝融峰十年,自以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于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术语)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禅师,修行于祝融峰十年,自以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于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菩提子
【佛学大辞典】
(物名)指西藏语之Bodi-ci果,可以作数珠,产于雪山地方,非菩提树之实也。校量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搯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参见:数珠)。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别为一种。中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物名)指西藏语之Bodi-ci果,可以作数珠,产于雪山地方,非菩提树之实也。校量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搯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参见:数珠)。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别为一种。中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菩提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yan%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佛学常见辞汇】
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也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参见:七觉分)
(术语)Bodhyan%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佛学常见辞汇】
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也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参见:七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