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披文  拼音:pī wén
1.施以文采。晋。陆机文赋〉:「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
2.批阅文章。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國語辭典》:独唱(獨唱)  拼音:dú chàng
一个人演唱。如:「他的歌喉嘹亮悦耳,这次的独唱博得许多听众的好评。」《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列传下。骠》:「丝竹缓作,一人独唱,歌工复通唱军士〈奉圣乐〉词。」
《國語辭典》:提振  拼音:tí zhèn
鼓舞、振作。如:「提振士气」、「提振民心」。
分類:提倡倡导
《漢語大詞典》:十伦(十倫)
(1).祭祀的十项道理。礼记·祭统:“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郑玄 注:“伦犹义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圜丘歌:“礼以恭事,荐以饗时……十伦以具,百福斯滋。”
(2).指儒家提倡的十种伦理道德。《梁书·武帝纪中》:“今声训所渐,戎 夏 同风,宜大启庠斅,博延胄子,务彼十伦,弘此三德。”详“ 十教 ”、“ 十义 ”。
《國語辭典》:倡言  拼音:chàng yán
1.首先提出意见。《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言者,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佛牙》:「世人尊佛太甚,但有一人倡言是佛,俗子万众擎跽畏敬,倾家以施,焚肌以礼,安有敢證其谬者。」
2.扬言。《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俊疑飞漏言,还朝,反倡言飞逗遛不进。」《聊斋志异。卷四。田七郎》:「林儿意益肆,倡言丛众中,诬主人妇与私。」
《漢語大詞典》:鼓扇
(1).宣扬提倡。南史·梁纪下论:“大修文教,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儒业。”
(2).亦作“ 鼓煽 ”。煽动。 唐 赵璘 因话录·角:“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鎛 密言於上曰:‘边赐皆如旧制,而人情忽如此者,由 羣 鼓扇,将以卖直,归怨於上也。’”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而倾危躁进之士,游谈失志之徒,又从而鼓煽其间,相与怂恿攛嗾。” 郭希仁 《从戎纪略》:“见 渭南 变乱情形,遂与同恶 张秉祥 等,乘机鼓煽各刀匪,并代为部勒。”
《國語辭典》:倡导(倡導)  拼音:chàng dǎo
带头发起、提倡。《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三。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东岳一郡朦朦焉,岂不悯哉!」
《漢語大詞典》:变复(變復)
古时主张“天人感应”的儒生提倡以祭祀祈祷来消除灾祸,恢复正常,谓之“变復”。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此变復也。”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朝廷每有灾异,詔輒下问变復之效,所言多验。” 李贤 注:“变灾异復於常也。” 清 沈涛 铜熨斗斋随笔·变复家:“变復家盖亦五行占验之流。”
《漢語大詞典》:倡明
提倡并阐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濂洛 诸君子,倡明理学,厥功不细。”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旧冬 宗夏 初归,始为之倡明此事。” 胡适 《费经虞与费密》《新繁县志·人物》:“﹝ 费密 ﹞晚年穷困,閤户著书,篤守古经,倡明圣学,以教及门。”
分類:提倡阐明
《漢語大詞典》:唱导(唱導)
(1).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
(2).犹倡导。带头提倡。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郑宝 ﹞欲驱略百姓越赴 江 表,以 曄 高族名人,欲彊逼 曄 使唱导此谋。”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 中国 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
(3).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晋 法显 佛国记:“诸天説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传论》:“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 宋 时 道照 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
《漢語大詞典》:十义(十義)
(1).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脩十义,讲信脩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道家亦倡此说。云笈七籤卷一百:“帝( 黄帝 )始制七情,行十义之教……十义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十义也。”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人伦·十义
《國語辭典》:阴阳家(陰陽家)  拼音:yīn yáng jiā
古代九流之一。战国时邹衍、邹奭等二十一家,皆研习阴阳历律之事。见《汉书。卷三○。艺文志》。后世亦称择日占星六壬等人为「阴阳家」。《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漢語大詞典》:礼治(禮治)
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 孔子 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漢語大詞典》:率俗
(1).谓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俗厉化,圣王之制,不易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 宓生 政以率俗,弹琴咏诗,身不下堂而渔者宵肃矣。”
(2).犹庸俗。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切不可误以老成为率俗。”
《漢語大詞典》:七典
七部儒家经典。 汉 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清 黄生 义府卷下:“七典即七经,汉人以论语孝经与五经而七。”参见“ 七经 ”。
《漢語大詞典》:七经(七經)
(1). 汉 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 东汉 《一字石经》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 唐 李贤 注作《乐》春秋论语; 宋 刘敞 《七经小传》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 清 康熙 《御纂七经》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
(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