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遣言措意
同“ 遣辞措意 ”。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陆贄 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漢語大詞典》:遣词措意(遣詞措意)
见“ 遣辞措意 ”。
《國語辭典》:遣辞措意(遣辭措意)  拼音:qiǎn cí cuò yì
说话或行文时的措辞、立意。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也作「遣词立意」。
《國語辭典》:遣辞措意(遣辭措意)  拼音:qiǎn cí cuò yì
说话或行文时的措辞、立意。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也作「遣词立意」。
《漢語大詞典》:乞措大
唐 时 成都 人对求官职的人的称呼。
《國語辭典》:徬徨失措  拼音:páng huáng shī cuò
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如:「噩耗传来,他顿时徬徨失措,不知该怎么办!」
《國語辭典》:束手无措(束手無措)  拼音:shù shǒu wú cuò
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清史稿。卷三九二。讷尔经额传》:「绕前扼贼北路,贼乃东趋。讷尔经额回驻临洺关,素不知兵,束手无措。」也作「束手无策」。
《國語辭典》:手足无措(手足無措)  拼音:shǒu zú wú cuò
手脚无处安放。语本《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形容举止慌乱,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陈书。卷六。后主本纪》:「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三国演义》第六七回:「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馀,并无一片板。孙权惊得手足无措。」也作「莫措手足」、「手脚无措」、「手足失措」。
《國語辭典》:手足失措  拼音:shǒu zú shī cuò
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参见「手足无措」条。唐。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承命震骇,心神靡宁,顾己惭腼,手足失措。」《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國語辭典》:手脚无措(手腳無措)  拼音:shǒu jiǎo wú cuò
形容举止慌乱,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参见「手足无措」条。《金瓶梅》第四八回:「府伊胡师父见了上司批下来,慌得手脚无措。」
《國語辭典》:手足无措(手足無措)  拼音:shǒu zú wú cuò
手脚无处安放。语本《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形容举止慌乱,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陈书。卷六。后主本纪》:「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三国演义》第六七回:「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馀,并无一片板。孙权惊得手足无措。」也作「莫措手足」、「手脚无措」、「手足失措」。
《國語辭典》:举直措枉(舉直措枉)  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后汉书。卷七三。公孙瓒传》:「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漢語大詞典》:举直错枉(舉直錯枉)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论语·为政》:“ 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亦作“ 举直厝枉 ”、“ 举直措枉 ”。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 汉 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
《國語辭典》:举止失措(舉止失措)  拼音:jǔ zhǐ shī cuò
行为失常。比喻慌张而不知所措。《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周瑜举止失措,急拨马便走。」
《漢語大詞典》:举枉措直(舉枉措直)
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语出论语·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邢昺 疏:“举邪枉之人用之,废置诸正直之人。”按,错,同“ 措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以君父之遇若如是,而犹举枉措直可乎哉?”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措(進退無措)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元史·忠义传二·李黼:“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譟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水浒传》第六十回:“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十五个头领,都在寨中纳闷,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嗟咨叹惜,进退无措。”亦作“ 进退失措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詆訶,进退失措者,莫不羣笑,声闻於外。”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 陆 方心动欲还,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进退失措间,遥望前林,有灯火明灭。”
《漢語大詞典》:进退失措(進退失措)
见“ 进退无措 ”。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措(進退無措)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元史·忠义传二·李黼:“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譟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水浒传》第六十回:“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十五个头领,都在寨中纳闷,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嗟咨叹惜,进退无措。”亦作“ 进退失措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詆訶,进退失措者,莫不羣笑,声闻於外。”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 陆 方心动欲还,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进退失措间,遥望前林,有灯火明灭。”
《國語辭典》:惊慌失措(驚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野叟曝言》第七四回:「故太祖惊慌失措,而禅诏出诸袖中。」也作「惊惶失措」、「惊惶无措」。
分類: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