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段论(三段论)  拼音:sān duàn lùn
理则学上的一种推理形式。以两个命题作为大小前提,而推出结论。如:「凡花是植物」(大前提),「康乃馨是花」(小前提),「所以康乃馨是植物」(结论)。
《漢語大詞典》:内籀
“归纳推理”的旧译。《中国近代文论选·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要而言之,小道可观,其藴蓄於内者,有小説与世界心理之关係,哲学家之所谓内籀也。”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 培庚 思矫其俗,势自不得不斥前古悬拟夸大之风,而一偏于内籀,则其不崇外籀之事,固非得已矣。”
分類:归纳推理
《漢語大詞典》:援推术(援推術)
墨子中由彼及此的推理方法。相当于类比推理。语本墨子·小取:“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 孙诒让 间诂:“谓所求者在此,所不求者在彼,取彼就此以得其同,所谓予之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们须得知道,这只是辩论时使用的所谓援推术而已。”
分類:推理类比
《漢語大詞典》:演绎推理(演繹推理)
通称演绎法。旧译“外籀”。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结论的一种推理。 孙犁 《澹定集·〈文艺增刊〉辟栏说明》:“一切从书本上寻章摘句,演绎推理而成的‘创作方法’不收。”
《漢語大詞典》:选言证明
运用选言直言推理所作的证明。间接证明的一种。以论题为一个选言支,构造一个穷尽该问题一切可能的选言判断,并断定除该选言支外,其他选言支都是假的,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如为了证明电灯突然熄灭是因为灯泡坏了,可以构造选言判断如下:“电灯突然熄灭,或者是因为停电,或者是因为保险丝烧断,或者是因为线路发生故障,或者是因为灯泡坏了。”然后根据事实断定前三个选言支为假,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
《漢語大詞典》:一举三反(一舉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轰天雷》第十四回:“私者公之析言,公者私之积名,要之一举三反,可以覘夫索西諦矣。”
分類:推理由此
《漢語大詞典》:闲接推理(閒接推理)
亦作“间接推理”。 由两个以上的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如: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间接推理可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三种。
《漢語大詞典》:形式逻辑(形式邏輯)
关于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要思维形式和研究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内容。
《国语辞典》:逆向思考  拼音:nì xiàng sī kǎo
使用逆序逻辑去推理,即就事情结果追溯原因。如在数学上就答案去推论解析过程,在犯罪侦防上就刑案现场去追究发生的事实等都是运用逆向思考。
《国语辞典》:逻辑代数(逻辑代数)  拼音:luó jí dài shù
理则学上指用改造的语言将推理思想作成符号式的演算。由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两位数学家戴莫根(A. de Morgan)和布尔(G. Boole)所开创。
《国语辞典》:间接推理(间接推理)  拼音:jiàn jiē tuī lǐ
在形式上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有演绎、归纳、类比三种。也称为「间接推论」。
《国语辞典》:间接推论(间接推论)  拼音:jiàn jiē tuī lùn
1.从两个以上的已知命题推出结论的推理。也称为「间接推理」。
2.没有直接證据,只据间接證据推断。如:「这虽是间接推论,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国语辞典》:循环论證(循环论證)  拼音:xún huán lùn zhèng
在推理论證的过程中,以待證的结论作为其證明所依据的理由的论證方法。也称为「丐辞」、「乞求论点」。
《国语辞典》:推理电影(推理电影)  拼音:tuī lǐ diàn yǐng
以推理为主题的电影。透过电影中的人物活动,使一个疑窦丛生的问题,或扑朔迷离的犯罪案件,用逻辑的推理方式来调查研究,而使真相大白。
《国语辞典》:推理小说(推理小说)  拼音:tuī lǐ xiǎo shuō
以推理为主题的小说。通常于开端部分显现出复杂难解的谜题;而后出现许多线索、角色的发展等故事轮廓;最后则有合乎逻辑推理又出人意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