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27
词典
1
分类词汇
426
共426,分29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承受
采纳
请佃
被受
诞受
接纳
承接
领受
纳受
允纳
受取
包纳
领纳
感受
诞应
《國語辭典》:
承受
拼音:
chéng shòu
接受。《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京令吏将乳香附客试卖,客果得价数倍,后客欣然承受。」《红楼梦》第二九回:「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
分類:
承受
接受
承担
继承
禁受
《國語辭典》:
采纳(採納)
拼音:
cǎi nà
接受他人的意见。《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宜采纳良臣,以助圣化。」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采纳贤良,选用忠良。」
分類:
采纳
采用
接纳
接受
《國語辭典》:
请佃(請佃)
拼音:
qíng diàn
承租。多引申指接受。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把你这眼前厌倦物件,分付与他别人请佃。」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二折:「似这骊后定计,国舅铺谋,暗存著燕侣莺俦。可持请佃他凤阁龙楼。」也作「请奠」。
分類:
接受
承受
《漢語大詞典》:
被受
接受。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
:“令 韩世忠 屯兵 建康 , 岳飞 屯兵 九江 ,与朝廷前此经画 荆 湖 之意,全然不同,尝具奏疏论列,未奉回降。今又被受密院札子,有令 韩世忠 一面遣发军马往 建康 之文,益以惶惑。”
分類:
接受
《漢語大詞典》:
诞受(誕受)
接受。诞,语助词。
《
书·微子之命
》
:“皇天眷佑,诞受厥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惟皇天祐命烈祖,诞受方国。”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
:“我 太祖 高皇帝 受天明命,诞受多方。”
分類:
接受
语助词
《國語辭典》:
接纳(接納)
拼音:
jiē nà
1.接受收纳。如:「我接纳你的建议。」《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传。张仲轲》:「我闻接纳叛亡、盗买鞍马,皆尔国杨太尉所为,常因俘获问知其人无能为者也。」
2.结交、罗致。《后汉书。卷一七。冯岑贾列传。岑彭》:「光武深接纳之」《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分類:
接纳
接受
接待
结交
罗致
招待
《國語辭典》:
承接
拼音:
chéng jiē
1.承受、接续。如:「承接工作」、「承接上下文」。《清史稿。卷一一八。职官志五》:「后置侍监首领一人,专司传宣纶綍,引带召对人员,承接题奏事件。」
2.承应、接待。《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后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宋书。卷五八。列传。谢弘微》:「亲戚中表,素不相识,率意承接,皆合礼衷。」
分類:
承接
接受
连接
交接
衔接
《國語辭典》:
领受(領受)
拼音:
lǐng shòu
接受。如:「灾民怀著感激的心情领受了赈济物品。」
分類:
领受
接受
《漢語大詞典》:
纳受(納受)
接受;收受。
《
汉书·王章传
》
:“上初纳受 章 言。”
《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
:“不然,当復相绍介於 益州 ,兄弟使相纳受。”
《
魏书·恩倖传·茹皓
》
:“ 皓 颇敏慧,折节下人。而潜自经营,阴有纳受,货产盈积。”
分類:
接受
收受
《漢語大詞典》:
允纳(允納)
接受;采纳。
《
晋书·儒林传·韦謏
》
:“﹝ 謏 ﹞好直諫,陈军国之宜,多见允纳。”
《
旧唐书·方伎传·明崇俨
》
:“ 崇儼 每因謁见,輒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
分類:
接受
采纳
《漢語大詞典》:
受取
(1).接受;领取。
《
汉书·王莽传中
》
:“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姦,受取賕赂以自共给。” 唐
白居易
《让绢状》
:“昨日中使 第五文岑 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当时进状陈谢讫,感戴圣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七:“一件件对他分付,教他受取。”
(2).指贪污受贿。
《
后汉书·皇甫规传
》
:“先是 安定 太守 孙儁 受取狼籍。”
分類:
接受
贪污
贪污受贿
受贿
领取
《漢語大詞典》:
包纳(包納)
(1).包含容纳。 唐
李白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诗:“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2).接受。
《
金史·外国传上·西夏
》
:“所进帐本非珍异,使人亦已到边,若不蒙包纳,则下国深诚无所展效。”
(3).谓承担代缴。
《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
:“逃户差税,已尝戒飭,毋令见在人户包纳。”
(4).苞苴纳贿。谓受礼受贿。
《
明史·宣宗纪
》
:“禁司仓官包纳,戒法司慎刑狱。”
分類:
接受
包含
苞苴
承担
含容
容纳
纳贿
受礼
受贿
《漢語大詞典》:
领纳(領納)
接受。 北周
庾信
《又移齐河阳执事文》
:“马驴甲兵,具条相勒,封人宜依领纳。”
《
梁书·诸夷传·狼牙修国
》
:“今奉薄献,愿大家曲垂领纳。”
分類:
接受
《國語辭典》:
感受
拼音:
gǎn shòu
1.感觉、领会。如:「她那亲切的笑容,让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
2.感染。如:「感受风寒。」
分類:
感受
接受
体会
接触
《漢語大詞典》:
诞应(誕應)
顺应;接受。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
:“先生诞应天衷,聦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篤慈惠。” 晋
陆云
《西园第既成有司启》
:“殿下诞应运期,首建大国。” 南朝 齐
王俭
《高德宣烈乐·太祖高皇室》
:“诞应休命,奄有八夤。”
分類:
顺应
接受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