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索米长安(索米长安) 拼音:suǒ mǐ cháng ān
汉朝东方朔戏弄掌管车马的侏儒,藉此在武帝面前进言,表示自己与侏儒身长差别悬殊,俸禄却相同,侏儒撑得要命,自己却饿得不得了,朝廷若要聘用人,就应该增加俸禄,不要使人自己上言求索长安的米粮。典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后用以喻自行向上位者求取薪俸。
《漢語大詞典》:遂大夫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为一遂之长,掌管政令。
《周礼·地官·遂大夫》:“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令。”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下至保介、田畯、遂师、遂大夫、县正、里宰、司稼,设官用人,如是悉也。”
《漢語大詞典》:坛户(壇户)
掌管坛场财物、负责祭奠物品的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坛壝》:“各坛除 大兴县 有额编办外,本县应该分管天坛坛户一十三名,地坛坛户九名,夕月坛坛户一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副浄、丑扮二坛户上。”
《漢語大詞典》:四译馆(四譯館)
清 代所设掌管接待四方邻国贡使和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原其故,由百务一諉之四译馆监督,而本司无权也。”参阅
《清会典·礼部十四·会同四译馆》。
《漢語大詞典》:司文郎
(1). 唐 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龙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万一倖得此秩,当使圣教昌明。”
《漢語大詞典》:同文寺
唐 官署名。掌管诸蕃使者朝见、献纳等事宜。
《新唐书·百官志三》“鸿臚寺”原注:“ 龙朔 二年,改鸿臚寺曰同文寺, 武后光宅 元年,改曰司宾寺。”参见“ 鸿臚寺 ”。
《國語辭典》:鸿胪寺(鴻臚寺) 拼音:hóng lú sì
古代掌朝贡庆吊典仪的官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奉天门,进到奉天殿,里面一片天乐之声,隐隐听见鸿胪寺唱:『排班。』」
《漢語大詞典》:田啬夫(田嗇夫)
古代的地方小吏,掌管税赋、徭役及农事等。 睡虎地 秦 墓竹简
《秦律十八种·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嗇夫壶酉(酒)束脯。”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田嗇夫亦斋三日,服青衣而立之。”参见“ 嗇夫 ”。
《國語辭典》:啬夫(嗇夫) 拼音:sè fū
1.农夫。《韩非子。说林下》:「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2.职官名。秦置为乡官,掌听讼收税等事情,汉有虎圈啬夫等。
3.简朴节用的人。明。张居正〈寿襄王殿下序〉:「我啬夫也,吾告子以啬而已。」
《漢語大詞典》:盐铁印(鹽鐵印)
掌管盐铁专卖权的印鉴。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 孔纬 在中书, 朱全忠 併有数镇,兵力强盛,表请盐铁印,詔下宰相议之。 纬 力争不从,谓其下邸吏曰:‘ 朱公 若收盐铁印,非兴兵不可。’ 全忠 寻止。”
《國語辭典》:盐法道(鹽法道) 拼音:yán fǎ dào
职官名。掌一省盐政。《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明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统辖于盐政大臣。」简称为「盐道」。
《漢語大詞典》:盐署(鹽署)
掌管盐务的官署。
《宋书·州郡志一》:“ 南沙 令,本 吴县 司盐都尉署。 吴 时名 沙中 。 吴 平后,立 暨阳县 ,割属之。 晋成帝 咸康 七年,罢盐署,立以为 南沙县 。”
《漢語大詞典》:刑厅(刑廳)
掌管刑事的官吏。 清
李渔 《比目鱼·攀辕》:“亏得地方有幸,到了一位刑厅,年纪不过二十多岁,竟像多年的老吏一般。”
《漢語大詞典》:刑礼房(刑禮房)
唐 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新唐书·百官志一》:“ 开元 中, 张説 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漢語大詞典》:脩闾氏(脩閭氏)
周 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漢語大詞典》:修闾氏
同“脩闾氏”。
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漢語大詞典》:脩闾氏(脩閭氏)
周 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