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刑职(刑職)
掌管刑罚的职务。
《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职……五曰刑职,以詰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
《漢語大詞典》:宣慰司
元 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
《文献通考》卷六十、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
《漢語大詞典》:商部
清 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欲求利国,先祛二弊;欲祛二弊,先自上始。必乃于六部之外,特设一商部,兼辖南北洋通商事宜。”
《漢語大詞典》:苏鬼(蘇鬼)
《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后因以“苏鬼”指古代掌管和接待宾客的官员。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见宋五之问》诗:“ 李 仙非易託, 苏 鬼尚难因。”
《漢語大詞典》:治市
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治,通“ 司 ”。
《荀子·王制》:“脩採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二》:“治市,即司市。
《周礼》有‘司市’。”参见“ 司市 ”。
《漢語大詞典》:司市
官名。掌管市场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等。
《周礼·地官·序官》:“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司市,市官之长。” 孙诒让 正义:“司市者以下至泉府十官,并掌国市政令、刑禁、货贿之事。”
《汉书·食货志下》:“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价),各自用为市平。”参阅
《周礼·地官·司市》。
《漢語大詞典》:钟鼓司(鐘鼓司)
(1).官署名。 明 代掌管内廷戏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禁中演戏》:“内廷诸戏剧俱隶鐘鼓司,皆习相传院本,沿 金 元 之旧,以故其事多与教坊相通。”
(2).官署名。 清 代掌管计时报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鐘鼓司司譙楼。城北鐘鼓楼,每夕委官及校尉直更。”
《国语辞典》:藏室史 拼音:cáng shì shǐ
掌管典籍的官。《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唐。司马贞。索隐:「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
《漢語大詞典》:盐运司(鹽運司)
(1).官署名。掌管地方盐务。
《元史·食货志五》:“京师自 大德 七年,罢 大都 盐运司,设官卖盐,置局十有五处。”
《明史·食货志四》:“ 明 初,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后改称河间长芦。”
(2).指盐运使。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季苇萧 道:‘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故此来看年伯。’”
《國語辭典》:野庐氏(野廬氏) 拼音:yě lú shì
职官名。为周代主掌通达道路的官。《周礼。秋官。野庐氏》:「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
《漢語大詞典》:柞氏
《周礼》官名。秋官司寇的属官。掌管伐木除草。
《周礼·秋官·柞氏》:“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凡攻木者,掌其政令。”
《漢語大詞典》:宰爵
古官名。掌管接待宾客、祭祀、饮宴时供应酒食祭品等事务。
《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饗食牺牲之牢数。”参阅 清 俞樾
《诸子平议·荀子二》。
《漢語大詞典》:掌练(掌練)
掌管和经历。
《世说新语·文学》“ 左太冲 作
《三都赋》初成” 刘孝标 注引
《左思别传》:“﹝ 思 ﹞父 雍 起於笔札,多所掌练,为殿中御史。”
《國語辭典》:掌班 拼音:zhǎng bān
旧时戏班、妓院的管理人。
《漢語大詞典》:掌藏
(1).内官名。 唐 置。职掌宫内财物。
《新唐书·百官志二》:“掌藏三人,掌财货、珠宝、縑綵。”
(2).掌管三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自以为开悟。及掌藏於 东林 ,偶閲 妙喜 ‘明心见性非桑门事’之辞,又復致疑。”
《漢語大詞典》:必阇赤(必闍赤)
蒙古语音译。 元 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怀着文簿。”
《元史·兵志二》:“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
《元史·祭祀志三》:“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译言典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