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掌案 拼音:zhǎng àn
旧时官衙中掌文案的人。《儒林外史》第七回:「次日清早,请了吏部掌案的金东崖来商议。」
《漢語大詞典》:照磨
元 代以后设置的掌管宗卷、钱穀的属吏。
《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司钱穀出纳缮科例,凡数计文牘簿籍之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为将嗜杀》:“时 王元吉 为本府照磨, 元吉 能备言其详,且有抄録公文。”
《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 周相公 叫人取出礼去,央了照磨,禀知粮厅,説他偶然被了火毒,不敢穿衣,代他给假送礼。”
推磨。 赵树理
《老定额》:“我十来岁上就常替我妈照磨,还没有磨过个杂面。”
《漢語大詞典》:宫宰
即内宰。掌管宫中政令、宫内妃嫔教化等事。
《礼记·祭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 郑玄 注:“宫宰,守宫官也。” 孙希旦 集解:“宫宰,内宰也。”
《漢語大詞典》:勾盾
官署名。掌管苑囿游观等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建春门》:“ 建春门 内御道内,有勾盾、典农、籍田三署。”参见“ 鉤盾 ”。
《漢語大詞典》:钩盾(鉤盾)
亦作“钩盾”。 古代职官和官署名。 汉 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 晋 亦有之; 隋 唐 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颜师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
《文选·张衡〈东京赋〉》:“奇树珍果,鉤盾所职。” 薛综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 清
赵翼 诗:“祗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
《漢語大詞典》:笔政(筆政)
(1).指编辑工作。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復次,当时掌理
《苏报》笔政,由余一人,略如上述。” 郭沫若
《文艺论集集外·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论辩借新闻杂志以发表,而主持笔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铜而定其斤两。”
(2).指旧时衙门里的师爷或掌管文书的吏员等。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还有一班好事的,虽然与他无干,也要知道这科的鼎甲是谁;又有那些跟班的笔政爷们等,更要窃听个消息,预备大人跟前当个鲜明差使。”
《漢語大詞典》:厨宰(廚宰)
掌管膳食之小吏。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自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
《新唐书·韩思彦传》:“ 益州 高貲 兄弟相讼,累年不决, 思彦 敕厨宰饮以乳。”
《漢語大詞典》:传掌(傳掌)
继承掌管。
《魏书·儒林传·陈奇》:“ 奇 所注
《论语》, 矫之 传掌,未能行於世。”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纪原》:“ 右军 亦自爱重,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 智永 。”
《漢語大詞典》:川吏
掌管水路的官吏。 南朝 宋 鲍照 :“青山断河,后父沉躯,川吏掌津,敢告访途。”
《漢語大詞典》:器师(器師)
掌管百工的官吏。
《荀子·解蔽》:“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於器而不可以为器师。”
《漢語大詞典》:市正
古代掌管市场的官员。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子胥 遂行,至 吴 ,徒跣被髮,乞於 吴 市。三日,市正疑之,而道於 闔庐 。”
《漢語大詞典》:缱绻司(繾綣司)
传说中的掌管人间婚姻之仙界官署。 宋
陶谷 《清异录·氤氲大使》:“ 起 再拜,以 宠 事诉,青巾笑曰:‘世人阴阳之契,有繾綣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 清
赵庆熺 《黄莺儿·签词》:“好好繫红丝,不须求繾綣司,婚婣真箇天公赐?”
《國語辭典》:街官 拼音:jiē guān
巡视市街的官吏。唐。张籍〈〉诗:「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漢語大詞典》:两税使(兩税使)
唐 代掌管夏、秋两税事务的长官,系临时派遣,多以盐铁转运使兼任。
《新唐书·程异传》:“ 李巽 领盐铁,荐 异 心计可任,请拔濯用之,乃授侍御史,復为 扬子 留后。稍迁 淮南 等道两税使。”
《文献通考·田赋三》:“ 德宗 时, 杨炎 为相,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参见“ 两税 ”。
《漢語大詞典》:两税(兩税)
(1).夏税和秋税的合称。 唐德宗 时 杨炎 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京城减收两税之半。”
《新唐书·崔造传》:“ 造 久在 江左 ,疾钱穀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使选官部送京师。’”
(2).见“ 两税法 ”。
《國語辭典》:甲吏 拼音:jiǎ lì
古代掌管有关皮革制作的官吏。《礼记。祭统》:「煇者,甲吏之贱者也。」
《漢語大詞典》:仙音院
蒙古汗国 中统 元年设立的掌管乐工的机构。 元 王朝建立后改称玉宸院。亦用以泛称宫廷音乐机构。 元
白朴 第二折:“嘱付你仙音院莫怠慢,道与你教坊司要迭办。”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説甚
《簫韶》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