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存守
据守。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沟濠完葺,一切如常。”
分類:据守
《漢語大詞典》:蹈据(蹈據)
犹据守。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躬破于 徐方 ,地夺于 吕布 ,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分類:据守
《漢語大詞典》:通海
(1).与海外交往。 唐 张籍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著朝衣。” 郑观应 《致考察南洋商务张弼士侍郎书》:“通海以来,渐知效法泰西,开学堂、设公司、振商务、兴实业、重工艺。”
(2).与海洋通连。元史·食货志一:“又开 胶 莱 河道通海,劳费不貲,卒无成效。” 清 魏源 《〈江南水利全书〉叙》:“海口筑坝,以防浑潮倒灌之患,可灌田而不可通海,岂非地势使然哉!”
(3).特指 清 初与据守海上的抗 清 将领 郑成功 等往来。清史稿·圣祖纪一:“御史 田六善 言奸民告訐,於南人不曰‘通海’,则曰‘逆书’。” 鲁迅 《〈二心集〉序言》:“ 宋 末有所谓‘通虏’, 清 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國語辭典》:坐困  拼音:zuò kùn
坐守一隅,苦无出路。《清史稿。卷二二二。王杲传》:「王杲以贡市绝,部众坐困,遂纠土默特、泰宁诸部,图大举犯辽、沈。」
《國語辭典》:关津(關津)  拼音:guān jīn
水陆必经的要道,设有关卡。《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请断界首将生口入北,及关津废替,须加纠擿。」也作「关渡」。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國語辭典》:保固  拼音:bǎo gù
1.保守稳固。《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2.承办工程的人订定一个期限,保證此项工程在期限内,若有损坏,愿意负责赔偿修理。
《國語辭典》:盘踞(盤踞)  拼音:pán jù
盘结占据。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馀党,盘踞于内。」也作「盘据」。
《漢語大詞典》:守险(守險)
据守险要之地。左传·襄公十八年:“不能战,莫如守险。”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太祖 问 潜 曰:‘卿与 刘备 俱在 荆州 ,卿以 备 才畧何如?’ 潜 曰:‘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閒守险足以为一方主。’”南史·陈宜黄侯慧纪传:“ 隋 将 杨素 奋兵击之,四十餘战,争 马鞍山 及 磨刀涧 守险。”
《國語辭典》:保险(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凭仗险要、稳固之地以自保。唐。权德舆〈碑〉:「朱涯黎氏,保险三代。」
2.当事人约定,一方交付保险费于他方,他方对于因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导致的损害,负担赔偿财物的行为,称为「保险」。如人寿保险、火灾保险、产物保险等。
3.担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险不会出错。」
4.稳妥可靠。如:「你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保险吗?」
《漢語大詞典》:屯据(屯據)
驻扎据守。后汉书·冯衍传:“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都,镇抚吏士。”旧唐书·冯盎传:“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今人不聊生,咸思报国,竞相结据,屯据乡村。”
分類:驻扎据守
《漢語大詞典》:距关(距關)
闭关据守。距,通“ 拒 ”。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 秦 地可尽王也。”
分類:闭关据守
《漢語大詞典》:拒险(拒險)
据守险要;凭借险要以拒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卫将军 董承 与 袁术 将 萇奴 拒险, 洪 不得进。”
《漢語大詞典》:阻阨
亦作“ 阻阸 ”。
(1).据守险要。史记·律书:“ 南越 、 朝鲜 自全 秦 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阸,选蠕观望。”
(2).阻拦;扼断。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南嚮而望,迅 河 大 淮 ,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阨。”
《漢語大詞典》:遮扼
掩蔽据守。 严复 《救亡决论》:“於是则必讲臺垒壕堑之事,其中相地设险,遮扼钩联,又必非不知地、不知商功者所得与也。”
分類:掩蔽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