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污损
损友
磨损
揉损
约损
损事
损辱
损阙
下损
毁损
劳损
蠲损
损弃
损约
损身
《國語辭典》:污损(汙損)  拼音:wū sǔn
弄脏、损坏。如:「别把借来的书给污损了。」
《國語辭典》:损友(損友)  拼音:sǔn yǒu
语本《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指对于自己有害无益的朋友。《恨海》第一○回:「他又不幸遇了那一班损友,学的流连忘反,女儿德薄,不能感格得他回心。」
《國語辭典》:磨损(磨損)  拼音:mó sǔn
机件或物体因摩擦、使用造成材料的耗损。如:「这只钢笔已使用五年,笔尖都有点磨损了。」
《韵府拾遗 阮韵》:揉损(揉损)
张翥词几度揉损啼红恨卿卿不到吴江枫冷
《漢語大詞典》:约损(約損)
减省;俭约。《晋书·陶璜传》:“ 寧州 兴古 接据上流,去 交阯郡 千六百里,水陆并通,互相维卫。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宋书·刘穆之传:“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封拜诸子,务自约损,不尽循故典。”
分類:减省俭约
《国语辞典》:损事(损事)  拼音:sǔn shì
刻毒残忍的举动。如:「这种损事丧尽天良,万万不可做!」
《漢語大詞典》:损辱(損辱)
(1).犹玷污。《后汉书·杨震传》:“外交属託,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2).对别人来信或所惠诗文的敬辞。意谓对方不惜贬抑身份。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损辱嘉命,蔚矣其文。诵读反覆,虽讽《雅》《颂》,不復过此。”
《漢語大詞典》:损阙(損闕)
见“ 损缺 ”。
《漢語大詞典》:损缺(損缺)
亦作“ 损闕 ”。
(1).缺失。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
(2).损坏残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緑,土蚀数处损闕。”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
(3).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闕,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韵府拾遗 阮韵》:下损(下损)
易损下益上疏下自减损以奉于上
《國語辭典》:毁损(毀損)  拼音:huǐ sǔn
1.毁坏损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注》:「遏立积三十六载,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剩北岸七十馀丈。」也作「毁伤」。
2.诋毁中伤。唐。李翱 答韩侍郎书:「前人既非贤良,遂反相毁损者,亦有其人矣!」也作「毁伤」。
《漢語大詞典》:劳损(勞損)
(1).谓因过度劳累,而使身心受到损伤。《三国志·吴志·楼玄传》:“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何驃骑 作 会稽 , 虞存 弟 謇 作郡主簿,以 何 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成,以见 存 。” 祖慰 等《线》:“那双有点呆滞的近视眼……如饥似渴地读文字的书,读人生的‘书’,因而劳损了,不得不让端直的鼻梁驮了副二百五十度的近视眼镜。”
(2).谓劳力费财。魏书·高宗纪:“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漢語大詞典》:蠲损(蠲損)
减免。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权 尝咨问得失, 张昭 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宋史·梁焘传》:“陛下既惠以詔音,又施之行事,讲除刻文,蠲损緡算,一日之间,欢声四起。”
分類:减免
《漢語大詞典》:损弃(損棄)
毁弃;抛弃。《淮南子·精神训》:“夫人主之所以残亡其国家,损弃其社稷,身死於人手,为天下笑,未尝非为非欲也。”晋书·傅玄传:“爱惜成穀,无有损弃之忧。” 南朝 梁 沈约 《授蔡法度廷尉制》:“自兹厥后,斯尚渐薄,迄至于今,损弃顿尽。”
分類:毁弃抛弃
《韵府拾遗 药韵》:损约(损约)
宋书孝武帝纪兵役糜耗府藏散减外内众供未加损约
《高级汉语词典》:损身
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