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虚损(虚損)
(1).空虚、毁坏。《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 江 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姦耳。”
(2).中医病证名。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或病后失调等,所引起的阴阳、气血、脏腑虚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上·虚损:“虚损,有气虚,血虚,精虚,五臟虚,虚热,虚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如一方十药,治风者有之,治食者有之,治劳伤虚损者亦有之。”
《漢語大詞典》:损污(損污)
损坏玷污。 唐 孟郊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诗:“嘉艷皆损污,好音难殷勤。” 唐 元稹 《论讨贼表》:“戕贼我忠贞,损污我仁义,人人不胜其愤。”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復向时之坦夷也。”
分類:损坏玷污
《骈字类编》:雨损(雨损)
皮日休 行次野梅诗 不堪更向多情道,万片霜花雨损来。
《漢語大詞典》:隳损(隳損)
毁损;丧失。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今释此而西归,非徒亡失 河 北,又惊动三辅,其隳损威重,安可量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平日盛美,一朝隳损,善人君子,化为仇敌。”明史·王骥徐有贞等传赞:“其才皆有过人者……而顾以躁於进取,依附攀援,虽剖符受封,在文臣为希世之遇,而誉望因之隳损,甚亦不免削夺。”
分類:毁损丧失
《漢語大詞典》:分损(分損)
分散;减少。后汉书·张奋传:“ 奋 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卹宗亲。”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分類:分散减少
《高级汉语词典》:饿损
饿坏
《國語辭典》:污损(汙損)  拼音:wū sǔn
弄脏、损坏。如:「别把借来的书给污损了。」
《國語辭典》:损友(損友)  拼音:sǔn yǒu
语本《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指对于自己有害无益的朋友。《恨海》第一○回:「他又不幸遇了那一班损友,学的流连忘反,女儿德薄,不能感格得他回心。」
《國語辭典》:磨损(磨損)  拼音:mó sǔn
机件或物体因摩擦、使用造成材料的耗损。如:「这只钢笔已使用五年,笔尖都有点磨损了。」
《韵府拾遗 阮韵》:揉损(揉损)
张翥词几度揉损啼红恨卿卿不到吴江枫冷
《漢語大詞典》:约损(約損)
减省;俭约。《晋书·陶璜传》:“ 寧州 兴古 接据上流,去 交阯郡 千六百里,水陆并通,互相维卫。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宋书·刘穆之传:“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封拜诸子,务自约损,不尽循故典。”
分類:减省俭约
《国语辞典》:损事(损事)  拼音:sǔn shì
刻毒残忍的举动。如:「这种损事丧尽天良,万万不可做!」
《漢語大詞典》:损辱(損辱)
(1).犹玷污。《后汉书·杨震传》:“外交属託,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2).对别人来信或所惠诗文的敬辞。意谓对方不惜贬抑身份。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损辱嘉命,蔚矣其文。诵读反覆,虽讽《雅》《颂》,不復过此。”
《漢語大詞典》:损阙(損闕)
见“ 损缺 ”。
《漢語大詞典》:损缺(損缺)
亦作“ 损闕 ”。
(1).缺失。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
(2).损坏残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緑,土蚀数处损闕。”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
(3).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闕,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韵府拾遗 阮韵》:下损(下损)
易损下益上疏下自减损以奉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