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魏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损之。仁宗景祐间进士。为岳州司理,察绝食之囚善服气,以塞鼻之法使之惧而服罪。后迁朝奉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损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知彬州,凿湖千顷,民赖其利。历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官终福建路转运使。
全宋诗
许抗,字损之,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历知沙县、仙游县(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英宗治平中知郴州,在任二年,改潮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终福建转运使(《建昌府志》)。今录诗三首。
邹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损道。神宗元丰间进士。调通城令,邑多豪猾,馀至乃服化。哲宗时为侍御史。徽宗建中靖国时以抗直敢言称天下。后陈十余事,其—辨析元祐党人,蔡京当国,不乐其言,斥守南安军,遇疾卒。
全宋文·卷二六三八
邹馀,字损道,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元丰五年进士。为通城令,兴起学校。改柳州之洛容县,定桂林宜阳疑狱。元符元年官宣德郎,以邢恕荐除监察御史,出为淮西提举。再入除侍御史,疏辨元祐诸人,大臣不乐,遂请祠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
刘损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元年(1107)任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大观元年(1107)任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损,字益老,华阴(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间曾入广南西路经略司幕。事见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
全宋文·卷三七九九
杨损,字益老,徽宗时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游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八年(1138)任太府寺丞。绍兴九年(1139)任金部郎中。绍兴十三年(1143)任尚书右司郎中。绍兴十三年(1143)任考功郎中。
陈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四年(1168)任国子司业,8月已在任。乾道五年(1169)任仓部郎中。乾道五年(1169)任太常寺丞。淳熙六年(1179)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陈损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
陈损之,字子长,隆州籍县(今四川仁寿西北)人。乾道二年进士及第。绍熙三年除秘书丞,四年为淮东提举,五年除直秘阁、淮东转运判官。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陈无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
上官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益之。幼孤,事祖母孝。博学工文。宁宗庆元五年以特奏名授武平簿,莅政廉谨,勤于职守。调宁远丞,未至卒。
贾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 【介绍】: 金通州人,字损士,调河津主簿。卫绍王时,为安国军节度使,调民夫修完城郭,为战守备,按察司止之,不听。既而蒙古兵至,以有备解去。官至太常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损,开封(今属河南)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扬州(《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一一)。在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四川制置使任被元兵破关外诸隘。绍定二年(一二二九),为沿海制置使兼知庆元府(《延祐四明志》卷二)。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谪居温州。事见《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三九
郑损,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兴裔第三子,寓居浙东。登进士甲科,嘉定十三年为淮东提刑兼知扬州。十七年,为四川制置使。宝庆三年十二月,元兵破关外诸隘,弃三关逃归。绍定二年,复以太中大夫、试工部尚书除焕章阁学士、沿海制置使、兼知庆元府。绍定六年被劾落职奉祠。见《宋史》卷四一、四六五,《宝庆四明志》卷一,《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汤仲元。宋元间平江人,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号西楼。淹贯经史,气韵高逸。学诗于周弼。宋亡,浪迹湖海。有《壮游诗集》。
全宋诗
汤仲友,号西楼,初名益,以字行,后更字端夫,一字损之(《浩然斋雅谈》卷中),吴(今江苏苏州)人。学诗于周弼。有《北游诗集》,已佚。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七八。今录诗六首。
元诗纪事
仲友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宋亡,浪迹湖海,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范宜(一名宜损),丰城(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官蕲州法曹。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能义。字无言。别号损庵。四明象山高氏子。颖悟聪敏。年十三出家智门寺。精行业。稍长。见复原报公于径山。公默识之。授以楞严。讲诵通贯。旋主藏于雪窦。恍然有得。作偈。有扫空文字五千卷。流出胸襟一盖天。复原深嘉许之。洪武中。住馀杭普宁。岿刹竿而皈。四众久而退席。隐居径山之蒙堂。永乐丙戌。太宗皇帝。命僧录司。遴选精通楞严经旨者。以师应诏。师为说以进。上览之。心甚契合。乙未。纂修永乐大典。命师总释典之纲。极承眷顾。既而灵谷定岩戒公。延师为上座。模范后学。定岩示寂。灵谷席虚。仁宗皇帝在青宫。儗师补其处。令入朝。上见师道容。喜甚。除僧录左觉义。赐锦衣一袭貉裘煖帽靴袜。并钞二百锭。遣中官送回南京。于钟山第一禅林。举唱宗乘。缁素悦服。未几复入朝。升左讲经。寓庆寿寺疾作。上闻赐医药。中使相望于道。集众说偈曰。已住阎浮七十年。皇恩如海浩无边。如今撒手西归也。万里无云月正圆。掷笔而逝。上览偈为之感叹。赐谕祭。命工部作龛。茶毗于平则门外。上有五色云现。拾骨得舍利数十颗。弟子请回钟山。仁宗践位。复遣祭命。以灵骨舍利归径山。建塔于寂炤祖垄之傍。师梵貌清整。人见而意消。善韵语。应制和御韵。送大宝法王。有云有时论到无言处。心融神会尧眉开。颇为人传诵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能义,字无言,四明人。本世家子,素志清苦,不事华丽,旁无长物,以一钵自随。居钟山閒房,非行谊高洁者不与之接。日惟禅定为事,暇则与学侣演说经藏要义。成祖雅重之,召对无虚月,每入大内,即命讲说楞严大义。居灵谷,授僧录,以奉诏北来,卒于庆寿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