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耗米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参见“ 耗羡 ”。
《漢語大詞典》:耗减(耗減)
(1).损耗减少。《汉书·高帝纪下》:“会天下诛 秦 , 南海 尉 它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 河 东最先定,少耗减。”《魏书·高闾传》:“自中原崩否,天下幅裂,海内未一,民户耗减,国用不充,俸禄遂废。”《明史·黄泽传》:“ 泽 奏 金华 、 台州 户口较 洪武 时耗减,而岁造弓如旧,乞减免。”
(2).谓疲惫,不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 太和殿 ,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復故。” 宋 朱熹 《答陆象山》:“ 熹 衰病日侵,去年灾患亦不少,比来病躯方似略可支吾,然精神耗减,日甚一日,恐终非能久於世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神色耗减,精气消亡。”
(2).谓疲惫,不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 太和殿 ,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復故。” 宋 朱熹 《答陆象山》:“ 熹 衰病日侵,去年灾患亦不少,比来病躯方似略可支吾,然精神耗减,日甚一日,恐终非能久於世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神色耗减,精气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