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损益(損益)  拼音:sǔn yì
1.亏与盈、减与增。《易经。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2.损害与利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國語辭典》:斟酌损益(斟酌損益)  拼音:zhēn zhuó sǔn yì
酌量事理,择善而定。《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分类字锦》:无得损益(无得损益)
自警编:程氏遗书云:人有斗筲之量者,有钟鼎之量者,有江河之量者,有天地之量者。斗筲之量者,固不足算,若钟鼎江河者,亦已大矣,然满则溢也。唯天地之量者,无得而损益,苟非圣人,孰能当之?圣人者,天地之量也。圣人之量,道也。常人之有量者,天资也。天资有量者,须有限。
《分类字锦》:损益食分(损益食分)
隋书张胄元传:自古诸历。朔望值交。不问内外。入限便食。张宾立法。创有外限。应食不食。犹未能明。胄元以日行黄道。岁一周天。月行月道。二十七日有馀一周天。月道交络黄道。每行黄道内。十三日有奇而出。又行黄道外。十三日有奇而入。终而复始。月经黄道。谓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各十五度以下。即为当食。若月行内道,则在黄道之北,食多有验。月行外道,在黄道之南也,虽遇正交,无由掩映,食多不验。遂因前法,别立定限,随交远近,逐气求差,损益食分,事皆明著。
分类:历法
《漢語大詞典》:损益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分类字锦》:损益得中(损益得中)
宋史贾黄中传:开宝八年。判太常礼院。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
分类:卿监
《分类字锦》:损益礼仪(损益礼仪)
梁书周舍传:高祖即位,博求异能之士。吏部尚书范云重舍才器,言之于高祖,召拜尚书祠部郎。时天下草创,礼仪损益,多自舍出。
分类:礼部
《分类字锦》:不加损益(不加损益)
庄子: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分类:
《分类字锦》:三分损益(三分损益)
后汉书·律历志》:黄钟,律吕之首,而生十二律者也。其相生也,皆三分而损益之。
分类:制律
《漢語大詞典》:进退损益(進退損益)
增减变动。 南朝 宋 慧琳 《武丘法纲法师诔》:“来不濡足,去不絶翮,頡頏升萃,进退损益。”
分類:增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