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损失(損失)  拼音:sǔn shī
损毁丢失。亦指损毁丢失的物品。《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皆勿收租、更、刍稿;若有所损失,以实除之,馀当收租者亦半入。」
《国语辞典》:火灾损失(火灾损失)  拼音:huǒ zāi sǔn shī
1.因发生火灾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这场火灾损失,估计高达一千万元以上。」
2.会计上指资产因火灾受损而未经保险,或所获保险赔偿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部分。
《國語辭典》:损益(損益)  拼音:sǔn yì
1.亏与盈、减与增。《易经。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2.损害与利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國語辭典》:亏折(虧折)  拼音:kuī zhé
损失亏耗。《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生意事拿不稳,设或将来亏折了,不够还你,那时叫我拿甚么脸来见你?」
分類:损失
《國語辭典》:损折(損折)  拼音:sǔn zhé
损失、耗损。《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一则不损折了人马,一则岁岁多得金帛子女之属。」《三国演义》第三○回:「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击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
《國語辭典》:折损(折損)  拼音:zhé sǔn
摧折损伤。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将夏侯惇十万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尽皆折损。」也作「折耗」。
《漢語大詞典》:损败(損敗)
(1).损失;损坏;破损。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元典章·户部七·至元新格》:“诸官物出给,先儘远年。其现在数多用处数少不堪久贮者,速申该上司作急支发,毋致损败。”
(2).遭受祸患,身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漢語大詞典》:阙亡(闕亡)
损失。管子·大匡:“ 管仲 曰:‘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 鲍叔 曰:‘比其自及也,国无闕亡乎?’”
分類:损失
《漢語大詞典》:亏丧(虧喪)
损伤;损失。后汉书·马武传论:“何者?直绳则亏丧恩旧,橈情则违废禁典。”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致兹亏丧,何所逃罪。宜正刑书,肃明典宪。”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介甫 诚能进一言於主上,请罢条例司,追还常平使者,则国家太平之业皆復其旧,而 介甫 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於日前矣。於 介甫 何所亏丧而固不移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李忠定公从祀:“ 纲 罢而两 河 相继沦陷,失身非类,得罪君子,虽有随时倖立之功名,而其亏丧已不可赎矣。”
分類:损伤损失
《漢語大詞典》:亏败(虧敗)
败坏;损失。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昆吾 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徵与?”《晋书·王戎传》:“ 戎 不仰依 尧 舜 典謨,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 梁启超 《读〈日本书目志书〉后》:“则就开矿言之,亏败已多矣。”
分類:败坏损失
《漢語大詞典》:倒失
损失。 明 归有光 《马政议》:“ 江 南十一户共养马一匹, 江 北五户共养马一匹,以丁多之家为马头,专养一马,餘令津贴以备倒失买补。”
分類:倒失损失
《漢語大詞典》:负失(負失)
犹损失。宋史·食货志下八:“三者惟保贷法行之久,负失益多。”
分類:损失
《國語辭典》:因小失大  拼音:yīn xiǎo shī dà
为了小缘故而贻误大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再说看那姑娘的见识心胸,大概也未必肯吃这注,倘然因小失大,转为不妙。」也作「为小失大」。
《漢語大詞典》:折勾
损失。《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 陈希 收军还於 代州 ,点检兵数,约折勾一百兵人。”
分類:损失
《漢語大詞典》:无失(無失)
(1).没有失误。老子:“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
(2).不遗漏。《文献通考·经籍十三》:“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无失於彼。”
(3).没有损失。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次夜,果有偷匿后园竹中,知有备,无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法苑珠林卷一○五:“饮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