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周王族。曹国国君。文王子。武王灭纣,封叔振铎于曹,为曹国始祖。国小而弱,周敬王三十三年为宋所灭。
卫臻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陈留襄邑人,字公振。初为汉黄门侍郎。曹操表参丞相军事,转户曹掾。曹丕代汉称帝,群臣并颂魏德,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迁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时,迁右仆射。诸葛亮攻天水,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军事,拒亮军。迁司空,徙司徒,封长垣侯。曹爽辅政,固乞逊位。卒谥敬。
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曹公表为丞相参军,赐爵关内侯。文帝嗣王位,进散骑常侍。及受禅,封安国亭侯,迁尚书,转侍中吏部尚书,寻行中领军。明帝即位,封康乡侯,转右仆射,加侍中。寻为征蜀将军,加光禄大夫,迁司空,徙司徒。齐王时进封长垣侯。卒,赠太尉,谥曰敬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5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道全。桓石虔子,桓玄侄。果锐而无行。安帝隆安四年,玄为荆州刺史,以为扬武将军、淮南太守,转江夏相,以凶横见黜。元兴三年玄兵败西逃,振藏匿。寻聚众陷江陵,佯尊安帝,以拒东军。自为都督八州、荆州刺史。肆意酒色,暴虐无道。义熙元年,刘毅等讨之,力战死。
索振 朝代:前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人。为张重华征事。重华好与群小游戏,屡以钱帛赐左右。振谓屡遭战争,仓帑虚竭,宜慎金帛之费。重华称善。
索敞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巨振。为刘炳助教,尽能传炳之业。北凉灭,入魏,以儒学为中书博士。京师贵游之子,前后位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皆受业于敞。出补扶风太守,清贫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延根。崔挺弟。孝文帝时累迁太子庶子。宣武帝景明初,除长兼廷尉少卿。执法严明,不畏朝贵。正始初,除肆州刺史,有政绩。历官四十余载,考课恒为称职。永平中,卒于河东太守,时年五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2 【介绍】: 隋北海期原人。性刚直,胆略过人,明达事务。初仕北周,屡从征讨有功,为上仪同。杨坚为相,引为丞相掾。入隋官至灵州总管。炀帝即位,征为兵部尚书,待之厚。大业八年以候卫大将军出征辽东,卒于军。谥襄。
全隋文·卷二十三
文振,北海期原人。仕周,为宇文护中外府兵曹。建德中,授上仪同,封襄国县公,历相州别驾、扬州总管长史。大象中,入为天官都上士。文帝以为丞相掾。及受禅,除卫尉少卿,兼内史侍郎,加上开府,迁鸿胪卿。后为石、河二州刺史,迁兰州总管,改封龙冈县公。江南平,授扬州总管司马,转并州总管司马,迁云州总管,入为太仆卿。仁寿初,坐事除名。后拜大将军,灵州总管。炀帝即位,徵为兵部尚书,进位右光禄大夫。及辽东之役,授左候卫大将军,道卒。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侯,谥曰襄。
程名振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 【介绍】: 唐洺州平恩人。隋炀帝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寻归唐,授永年令,仍令率兵经略河北。从李世民攻刘黑闼,率千余人尽毁黑闼运粮舟军,以功拜营州长史,封东平郡公。转洺州刺史。太宗征辽东,拜右骁卫将军,授平壤道行军总管。前后攻沙卑城,破独山阵,皆以少击众,时称名将。高宗时,历晋、蒲二州刺史。卒谥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683 【介绍】: 唐蒲州汾阴人。薛收子。太宗时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拜东台侍郎。坐事贬简州刺史,配流巂州。上元初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永隆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武则天听政,乞致仕,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3 名振,以字行。排行八。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收子。9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甚得太宗爱重,累授太子舍人,预修《晋书》。高宗朝,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上元三年(676),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政出武后,以疾辞官。卒,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生平见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新旧《唐书》本传。元超好荐才俊之士,推进文坛革新,杨炯称之为“朝右文宗”(《王勃集序》)。《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薛元超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元超。赠太常卿收子。九岁袭爵。尚巢刺王女和静县主。授太子舍人。高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帝疾剧。政出武后。阳瘖乞骸骨。加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3 【介绍】: 唐魏州贵乡人,名震,字元振,以字显。高宗咸亨四年进士。历迁通泉尉、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拜凉州都督,拓境一千五百里。中宗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睿宗立,召为太仆卿,安西酋长有赘面哭送者。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先天元年,出为朔方大总管,筑丰安、定远城。次年,以兵部尚书复拜相。会帝讲武骊山,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开元元年,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3 字元振,以字显。排行大。原籍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东南),祖父徙居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任通泉尉,落拓不拘小节,尝铸钱、掠良人财以济四方。武后召见,奇之,上《古剑歌》(一名《宝剑篇》),武后甚为嘉赏,授右武卫胄曹右控鹤内供奉。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太仆卿等职,后为宰相。守边时,军威大振,边患平息。后因诛太平公主有功,进封代国公。玄宗时因军容不整,流放新州,旋改饶州司马,病死于途中。生平详见张说《郭代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其诗慷慨雄迈,深受杜甫赞扬。《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郭震(656-714),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康慨任侠,少有奇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复中拔萃科,授通泉尉。武后索其文章,上《宝剑篇》,后览之嘉叹,授右武卫铠曹参军,使吐蕃。累迁凉州都督、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入朝,相睿宗。开元元年,以诛萧至忠等功,封代国公。出为朔方道大总管。未行,会玄宗讲武骊山,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寻起为饶州司马,道卒。有《郭元振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二百五
震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人。举进士。授通泉尉。唐休璟破吐番。元振参预其谋。以功拜主客郎中。睿宗景云二年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馆陶县男。以诛太平公主功进封代国公兼御史大夫。持节为朔方道大总管。未行。元宗于骊山讲武。坐军容不整流新州。寻以旧功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开元十年追赠太子少保。

作品评论

诗薮
唐人歌行烜赫者,郭元振《宝剑篇》、宋之问《龙门行》、《明河篇》、李峤《汾阴行》、元稹《连昌辞》、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卢令《月蚀》、李贺《高轩》,并惊绝一时。
《载酒园诗话又编》
《宝剑篇》英气逼人,自是磊落丈夫本色。独其乐府诗,又何凄艳动人也。谁谓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振露。唐均州人。陈希烈兄。中宗时为宰相崔湜门客,曾作《海鸥赋》以讽之。玄宗时历官司封郎中、国子司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4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少以宦者直内侍省,迁内射生使、飞龙厩副使。肃宗崩,张皇后欲引越王系入宫。元振见太子,发其奸,与李辅国诛越王并其党。代宗立,以功知内侍省事,寻加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总率禁兵。时操纵朝政,权震天下。元振骄豪自处,不顾物议,诬陷来瑱、李光弼、裴冕等元勋名将,由是方镇皆解体。广德初,吐蕃、党项内侵,代宗出奔陕州,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切谏诛元振以谢天下,乃罢元振官放归。后又私入京,逐长流溱州,行至江陵病卒。
左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左震。唐人。肃宗乾元中为黄州刺史。在州有惠政。时王玙以祈祷得相,遣女巫乘传分祷天下。巫至黄州,振斩之。上元二年,改金州刺史。将去,黄州人为表以颂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又作法震、法贞,误。天宝、大历间江南诗僧。曾游越中、天长、丹阳等地,住长安大慈恩寺,又住无碍寺。与诗人王昌龄、皇甫冉、韩翃、李益等为友。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16首、断句2及与李益联句1首。
唐诗汇评
法振,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大历、贞元间诗僧。大历初,在长安,李益有诗送其赴越。《全唐诗》存诗十六首,残句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法振禅师者。荆州人也。景行高尚唯福是修。濯足禅波栖心戒海。法侣钦肃为导为归。讽诵律经居山居水。而思礼圣迹有意西遄。遂共同州僧乘悟禅师梁州乘如律师。学穷内外智思钩深。其德不孤结契由践。于是携二友出三江。整帆上景之前。鼓浪诃陵之北。巡历诸岛渐至羯荼。未久之间法振遇疾而殒。年可三十五六。既而一人斯委彼二情疑。遂附舶东归。有望交阯。覆至瞻波(即林邑国也)乘悟又卒。瞻波人至传说如此。而未的委。独有乘如言归故里。虽不结实仍嘉令秀尔。独何为三无一就。

作品评论

沧浪诗话
唐诗僧有法震、法照、无可、护国、灵一、清江、无本、齐己、贯休也。
卢振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振。汉乾祐二年官右补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