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8,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共振
振济
振世
坐振
肃振
振蛰
奋振
下振
振素
振励
振惊
振粜
振冠
振奇人
振除
《國語辭典》:共振  拼音:gòng zhèn
物理上指振动频率相同的两系统,彼此间的振动,可产生交互感应作用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振济(振濟)
赈济,救济。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俊 振济贫乏,通共有无。”明史·太祖十六女传:“四方水旱,每命 祺 往振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四月里各属闹了蝗虫,十分利害, 侣笙 便动了常平仓的款子,先行振济。”
分類:赈济救济
《韵府拾遗 霁韵》:振世
家语勇略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韵府拾遗 震韵》:坐振
员岘寝延人判题舆就轼行闻仲举之风展骥临人坐振士元之躅
《漢語大詞典》:肃振(肅振)
剧烈震动。有令人恐惧之意。 清 姚鼐 《游媚笔泉记》:“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巖壁。榛莽羣泉,磯石交鸣,游者悚焉。”
《韵府拾遗 缉韵》:振蛰(振蛰)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鳞介以之鸣簴昆虫以之振蛰
《漢語大詞典》:奋振(奮振)
(1).扬起。 汉 枚乘 《七发》:“侯波奋振,合战於 藉藉 之口。”
(2).振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臣伏愿我皇上乾纲独断,奋振天威,毅然决然。”
分類:扬起振奋
《骈字类编》:下振
无名氏风赋见上飞下
《漢語大詞典》:振素
(1).飘动的白绢。 唐 无名氏 《五丝续宝命赋》:“颜是渥丹,对廻鸞之十字;手如振素,盘续命之五丝。”
(2).喻隆冬自然界白色的景物。 晋 陆云 《岁暮赋》:“玄暉邈以峻服兮,黄裳皓而振素。”
(3).喻飘动的白发。指老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以至粗求至精,以甚浅揣甚深,虽始自髫齔,讫於振素,犹不得也。”
《漢語大詞典》:振励(振勵)
见“ 振厉 ”。
《漢語大詞典》:振厉(振厲)
(1).凌厉;迅猛。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
(2).亦作“ 振励 ”。奋勉;振作。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漢語大詞典》:振惊(振驚)
惊动。史记·五帝本纪:“朕畏忌谗説殄伪,振惊朕众。” 张守节 正义:“言畏恶利口谗説之人,兼殄絶姦伪人党,恐其惊动我众。”《淮南子·兵略训》:“计定谋决,明於死生,举错得失,莫不振惊。”
分類:惊动
《韵府拾遗 啸韵》:振粜(振粜)
宋史理宗纪诏湖北旱潦令江陵诸州发义米振粜
《漢語大詞典》:振冠
振缨。谓隐居。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振冠 南岳 ,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振奇人
特出、非凡的人。 隋 王通 中说·天地:“或问 扬雄 、 张衡 ,子曰:‘古之振奇人也。其思苦,其言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金眉生 都转 安清 ,负才望,喜谈天下事,亦振奇人也。”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凌虚岛小说序》:“吾友同县 曹君 孟其 ,天下振奇人也。”
分類:特出非凡
《漢語大詞典》:振除
救治。左传·昭公十八年:“ 郑 子产 为火故,大为社,祓禳於四方,振除火灾,礼也。” 杨伯峻 注:“振除犹言救治。”
分類: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