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8
词典
2
分类词汇
76
共7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贬励
差强人意
踔厉风发
神飞气扬
容光焕发
揆文奋武
精神抖擞
眉扬目展
摩拳擦掌
磨拳擦掌
廉顽立懦
励精求治
厉精更始
厉精图治
厉精为治
《漢語大詞典》:
贬励(貶勵)
谦逊振奋。
《
新唐书·陆贽传
》
:“今乘舆播越,大憝未去,此人情向背,天意去就之隙,陛下宜痛自贬励。”
分類:
谦逊
振奋
《國語辭典》:
差强人意(差強人意)
拼音:
chā qiáng rén yì
本指非常振奋人心。语本《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恐,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脩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后来指大体上尚能令人勉强满意。《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王渔洋古诗选亦不能有当人意,算起来还是张翰风的古诗录差强人意。」《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此举虽然是句空话,差强人意!」
分類:
振奋
意志
人满
满意
《國語辭典》:
踔厉风发(踔厲風發)
拼音:
zhuó lì fēng fā
形容文章议论奋扬,气势蓬勃。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议论證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刘诜传》:「诜为父,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露其踔厉风发之状。」
分類:
精神
雄辩
恣肆
振奋
议论
纵横
《漢語大詞典》:
神飞气扬(神飛氣揚)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
:“大丈夫见义即为,还拣甚么日子,叫左右带马过来,我神飞气扬,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 清
蒋士铨
《冬青树·得朋》
:“今日得见安抚,拨云雾神飞气扬,赖你把奇功建,勒旂常。”
分類:
精神
振奋
意气
昂扬
《國語辭典》:
容光焕发(容光煥發)
拼音:
róng guāng huàn fā
脸上呈现闪耀的光彩。形容人精神饱满,生气蓬勃。《聊斋志异。卷七。阿绣》:「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分類:
容光焕发
脸上
光彩
四射
人精
精神
振奋
《漢語大詞典》:
揆文奋武(揆文奮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
《
书·禹贡
》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
清史稿·高宗纪论
》
:“ 高宗 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宰治天下,定鼎 天京 ,立政任人,揆文奋武。”
分類:
施行
行文
文教
振奋
武事
太平天国
《國語辭典》:
精神抖擞(精神抖擻)
拼音:
jīng shén dǒu sǒu
精神饱满活脱。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文明小史》第五二回:「有在那里吸雪茄烟的,多是精神抖擞,没有一个有倦容的。」
分類:
精神
振奋
《漢語大詞典》:
眉扬目展(眉揚目展)
精神振奋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
:“同一话也,以尖新出之,则令人眉扬目展,有如闻所未闻;以老实出之,则令人意懒心灰,有如听所不必听。”
分類:
精神
振奋
《國語辭典》:
摩拳擦掌
拼音:
mó quán cā zhǎng
挥舞拳头,擦揉手掌,准备行动或动武。形容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排戈甲,列旗鎗,各分战场。」《孽海花》第一九回:「这一声号令,阶下那班如狼如虎的健仆,个个摩拳擦掌,只待动手。」也作「磨拳擦掌」、「擦拳抹掌」、「擦掌摩拳」、「擦掌磨拳」。
分類:
精神
振奋
跃跃欲试
《國語辭典》:
磨拳擦掌
拼音:
mó quán cā zhǎng
比喻准备行动或动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也作「摩拳擦掌」。
分類:
激动
精神
气愤
振奋
跃跃欲试
《國語辭典》:
廉顽立懦(廉頑立懦)
拼音:
lián wán lì nuò
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坚定心志。形容仁德之人,对社会有很大的感化力量。参见「顽廉懦立」条。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叙〉:「可以廉顽而立懦者,苟非有文以纪之,则又何以昭法戒,而使后人多识多闻以畜其德。」
分類:
高尚
节操
激励
振奋
向上
《國語辭典》:
励精求治(勵精求治)
拼音:
lì jīng qiú zhì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七四。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也作「厉精图治」。
分類:
振奋
精神
尽力
设法
法治
国家
《國語辭典》:
厉精更始(厲精更始)
拼音:
lì jīng gēng shǐ
振作精神,全面革新。《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吏修身奉法,未有能称朕意,朕甚悯焉。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新唐书。卷一六二。独孤及传》:「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术,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
分類:
振奋
精神
从事
革新
《國語辭典》:
厉精图治(厲精圖治)
拼音:
lì jīng tú zhì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宋史。卷一六。神宗纪。赞曰》:「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清史稿。卷八八。礼志七》:「请一月三朝,以副厉精图治至意。」也作「厉精求治」、「励精图治」、「励精求治」。
分類:
振奋
精神
力图
治理
国家
《漢語大詞典》:
厉精为治(厲精爲治)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
汉书·魏相传
》
:“ 宣帝 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羣臣,核名实,而 相 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
:“ 萧憺 厉精为治,广屯田,省力役,存问兵死之家,供其乏困。”
分類:
振奋
精神
治理
国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