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鼓舞  拼音:gǔ wǔ
1.鼓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当初实是不知稼穑,受人鼓舞,朝歌暮乐,耗了家私。」
2.鼓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知道的说我弃瑕录用,鼓舞人材。」
3.因为欢悦而兴奋。如:「欢欣鼓舞」。
《國語辭典》:抖擞(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奋发、振作。《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风抖擞。」《平妖传》第九回:「脚穿一双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儿,抖擞精神,飞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动、拂开。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抖擞尘埃定,谒师见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发起威来。」
3.涤除烦恼。宋。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也作「斗薮」。
《國語辭典》:提撕  拼音:tí xī
1.提引、拉扯。《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汉。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
2.警惕、提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宋。朱熹 答方宾王书:「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之自然接续,打成一片。」
3.振作。唐。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旧五代史。卷一一三。周书。太祖本纪四》:「今后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遣,各行按责,其州府不得差监徵军将下县。」
4.互相扶持。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四。芙蓉屏记》:「游魄愿提撕,茕嫠赖将引。」
《國語辭典》:提耳  拼音:tí ěr
附在耳旁提醒、指引。比喻当面叮咛教诲。《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矩传》:「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
分類:恳切教导
《漢語大詞典》:振举(振舉)
振作;整顿。 唐 元稹 《唐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是时,贼始盛, 陈许怀汝 之众怯怯未振举。”《旧唐书·裴度传》:“若罢 度 官,是姦计得行,朝纲何以振举?” 明 张居正 《答苏松巡按曾公士楚言抚按职掌不同书》:“振举纲维,察举姦弊……巡按之职也。” 清 薛福成 《代曾侯相丹阳束氏族谱序》:“邇者郡邑修辑谱系,比姓相望,盖亦鳩召亡散,振举先绪之一端。”
分類:振作整顿
《國語辭典》:打叠(打疊)  拼音:dǎ dié
收拾、整理。《水浒传》第三回:「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如此撺哄了几日,行装打叠已备,齐齐整整起行,好不风骚!」也作「打当」、「打迭」、「打揲」。
《國語辭典》:焕发(煥發)  拼音:huàn fā
1.照射、光彩四射。唐。陈鸿〈长恨传〉:「光彩焕发,转动照人。」《聊斋志异。卷八。阿绣》:「为之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2.振作。《老残游记》第九回:「先生来时,甚为困惫,又历多时,宜更惫矣,乃精神焕发,可见是很喜欢。」
《國語辭典》:抬举(抬舉)  拼音:tái jǔ
1.奖励、提拔。《水浒传》第一二回:「梁中书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红楼梦》第二○回:「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你起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
2.照料、关照。《刘知远诸宫调。第二》:「天指引到来此处,文人相见便神和,招入舍好抬举。」《董西厢》卷七:「无情绪,憔悴得身躯,有谁抬举?」
3.抚养。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孩儿,想从小间,俺两口儿怎生抬举你来。」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想著他咽苦吐甘,偎乾就湿,怎生抬举。」
4.提起。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我到那里一只手揪住系腰,一只手揝住道服,把那厮轻轻抬举,滴溜扑撺下街衢。」宋。杨万里 谢张功父送牡丹诗:「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
5.培养花卉使其丰肥。见宋。陶谷《清异录。卷二。百花门抬举牡丹法》。
《國語辭典》:振刷  拼音:zhèn shuā
振作。《宋史。卷四二○。马天骥传》:「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
《國語辭典》:打点(打點)  拼音:dǎ dian
1.收拾、准备。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刚把您残生救取,早把俺十分饱觑,这瘦形骸打点充餔。」《红楼梦》第七七回:「我才已将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色各物,总打点下了。」
2.贿赂、打通关节。《水浒传》第一二回:「过数日,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
3.清理债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也凑了一千元,一齐给与采卿,打点债务。」
《漢語大詞典》:竦踊(竦踴)
亦作“ 竦踊 ”。
(1).企望貌。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于时观者,莫不虚心竦踊,咸侧息而延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徒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观。” 宋 司马光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诗:“临风徒竦踊,志愿焉能谐?”
(2).跳跃;腾跃。竦,通“ 耸 ”。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 遥光 大怒,於牀上自竦踊,使杀 歷生 儿。” 唐 白居易 《贺云生不见日蚀表》:“感贺忻戴,倍万常情,无任忭跃竦踊之至。”
(3).涌现貌。 宋 叶适 《瑞安县重建厅事记》:“民来观者,倾动惊骇,忘其百年之陋,而以为今日之瑰杰丽伟,竦踊而独出也。”
(4).焦躁不安的样子。晋书·傅玄传:“ 玄 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唐 王维 《与工部李侍郎书》:“古人有此,今也未闻,所以竦踊惕息,通夕不寐。”
(5).振奋;振作。 明 高启 《四臣论》:“使强者不敢伤,谗者不敢毁,则彼必竦踊风生,刺举无避,以尊朝廷之势,而大姦可除矣。”
(6).犹怂恿。竦,通“ 怂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疗蛇毒药》:“﹝道人﹞曰:‘此人死矣,我有药能疗,但恐毒气益深,或不可活;诸君能相与证明,方敢为出力。’众咸竦踊劝之。”
《國語辭典》:打扑(打撲)  拼音:dǎ pū
打伤、跌伤。宋。许叔微《类證普济本事方。卷六。内托散》:「如打扑及诸般伤损,用温酒调下,食后空心服些,小即内消。」
《國語辭典》:打拍  拼音:dǎ pāi
1.敲打、敲击。《法苑珠林。卷四二。妖怪篇。引證部》:「晋时吴兴一人有二男,田中作时,尝见父来骂詈打拍之。儿归以告母,母问其父,其父大惊,知是鬼魅。」
2.按节奏敲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若不上鼓面,祇敲盏者,谓之打拍。」3、提起、振作。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一折:「你觑波,比及撺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揉开我这汪泪眼,打拍我这老精神。」
《漢語大詞典》:振顿(振頓)
(1).振作。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虽仓卒倥傯,一遇该博方闻之士,必振顿精神,从容叩答。”
(2).整顿。 清 王韬 《平贼议》:“今欲收治民之效,莫如汰冗员,澄官方仕途之肃,即所以振顿纪纲也。”
分類:整顿振作
《國語辭典》:挣挫(掙挫)  拼音:zhèng cuò
1.奋力争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有此话,有烦妈妈上覆他,叫他早自挣挫,我自一心一意守他这日罢了。」也作「挣䦟」、「挣揣」。
2.勉强支撑。《水浒传》第一三回:「那汉却待要挣挫,被二十个士兵,一齐向前,把那汉子一条索子绑了。」也作「挣扎」。
《國語辭典》:挣揣(掙揣)  拼音:zhèng chuǎi
1.奋力争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也作「挣䦟」、「挣挫」。
2.勉强支撑。《董西厢》卷二:「奈何使刀的人困马乏,欲待挣揣些英雄不如赸撒。」亦作「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