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没志气(没志气)  拼音:méi zhì qi
不知振作向上。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随何云)贤弟!你的封王,只待早晚间灭了项羽,便是囊中之物,却要去做草头大王,好没志气也!」清。李渔《怜香伴》第三四出:「胡说!好没志气,我当初做老儒不肯把你与人做小,如今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你还说这等丧气话。」
《漢語大詞典》:强打拍
谓勉强振作精神。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我将这老精神强打拍,小名儿叫的明白。”
《國語辭典》:再衰三竭  拼音:zài shuāi sān jié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形容力量衰竭耗尽,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艺文类聚。卷七四。巧艺部。围棋》引晋。蔡洪〈围棋赋〉:「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辙,其乱可取也。」
《漢語大詞典》:粘糊
亦作“ 粘糊糊 ”。亦作“ 粘乎乎 ”。
(1).形容东西具有粘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太阳更热了,晒得每个人的头上都出粘糊糊的、带着点油的汗。” 齐振夏 《脚步》:“偷偷朝腿上一摸,裤子粘乎乎湿漉漉的,他立刻匍匐在地上。”如:甜羹里着点菱粉又粘糊又好吃。
(2).形容行动迟缓,不爽利,或精神不振作。
《漢語大詞典》:粘粘糊糊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國語辭典》:委靡不振  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士气低落。《明史。卷二○九。冯恩列传》:「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國語辭典》:萎靡不振  拼音:wē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没有精神。《黄绣球》第二四回:「大凡做学生的,原要讲合群,原要有尚武的精神,不可萎靡不振。」也作「委靡不振」。
《國語辭典》:一蹶不振  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后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无法再振作恢复。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汉宣帝》:「惮数岁之劳,遽期事之速效,一蹶不振,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
《國語辭典》:兴奋剂(興奮劑)  拼音:xīng fèn jì
1.有刺激性并能促进大脑、心脏、肺脏功能的药品。
2.比喻一切能振作精神的事物。如:「繁忙之馀,听个笑话,无异是提神的兴奋剂。」
《国语辞典》:放精神著  拼音:fàng jīng shén zhe
叫人振作起精神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老人家放精神著,你挣扎著些儿。」
《国语辞典》:积弱不振(积弱不振)  拼音:jī ruò bù zhèn
长期衰弱,难以振作。如:「如果国家积弱不振,外交谈判时,就只能任人宰割。」
《国语辞典》:颓靡不振(颓靡不振)  拼音:tuí mǐ bù zhèn
意志消沉无法振作。如:「你一遇到挫折就颓靡不振,如何能够承担重任、成就大事呢?」
《国语辞典》:振奋人心(振奋人心)  拼音:zhèn fèn rén xīn
振作人心,使之奋发激昂。如:「听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我们马上变得精神百倍。」
《国语辞典》:欲振乏力  拼音:yù zhèn fá lì
想要振作,却缺乏劲道。如:「他虽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残酷的现实却令他欲振乏力。」
《国语辞典》:低迷不振  拼音:dī mí bù zhèn
1.精神不好或情绪不佳,无法振作。如:「因为昨晚一夜没睡,导致今天全日低迷不振。」
2.交易清淡,没有起色。如:「近期股市低迷不振,原因复杂多元,不要进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