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二
蓝守柄,号指薇。大埔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试辄冠军,旋食饩,应岁荐,未考而卒。曾协修邑志。民国《大埔县志》卷二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六三
黎遵指(一五八八—一六四二),一作尊指,字是因,号哲求。归善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任德庆州学正。擢邵武,以严介忤时,挂议去。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复以边材荐,以母老辞,旋卒,年五十四。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德庆广州志》卷九有传。
释离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离指,壁山陈氏子。生有奇气,傲骨孤高。既改僧服,本分键锤,诱掖方来,人或难之。及受破山明记莂,见诸方汎汎,莫为砥柱,作《滥觞集》以纠之。明季妖教流行,浸及川蜀,离指著论辩之,斥为邪说,而教徒惭沮,亦自引退。尝以偈示众云:“今朝又十五,前后却慵举。尔我非等閒 ,岁月如在弩。大家团圞头,集贤山共处。老屋三五层,间云百千朵。谩支折脚铛,拈起烂柯斧。饥将脱粟炊,衣裁荷叶补。佛法不须学,一一超今古。珍重诸禅人,抖擞试甘苦。”又《散淡歌》:“雨沥云凝几度秋,而今潦倒任风流。可怜不遇知音者,默默徒劳雪粲头。大丈夫,应自健,当断不断招其乱。吹毛匣里冷光生,顺逆纵横靡不见。言非清,行非律,动人齿颊频瞋目。肯似寻常新妇儿,闺阁停针倦出没。不重真,不恶俗,镇日如斯试甄别。萧萧且学一陶朱,谩凿腴田消岁月。每自笑,还自哭,唼舌吻唇甚么物。大抵还他作者知,重叠三三即六六。”以康熙二年癸卯十二月十一日示寂,遗言阇维,粉骨为饼,葬之江中。离指初居昭觉寺,阐化有年,学者归之。每有论说,直指人心,启迪者多。晚岁徙居新繁西河寺,遂终于斯。寿六十,夏腊三十有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吴江人,字闻人,号一枝,又号一指。顺治五年举人,官韩城知县,时称循吏。调高陵知县。善画松鼠葡萄。
清诗别裁集
字闻人,江南吴江人。顺治戊子副榜,官高陵知县。○初知韩城县时,汤文正为潼关道,以循良重之,其政治可知也。诗亦宗仰唐人,不染竟陵习气。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炤影,字指月,吴江人。住梅里江枫庵。有《镜斋集》。

人物简介

清诗别裁集
字非指,江西南昌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又指南者,常熟人。居东塔吴王庵,终日默坐念佛,人予之钱,即转施舍,性坦率,于一切处,无少系恋。有芝塘里善士数人,素归心焉。康熙三十年六月入城谒,南因谓之曰:“来月五日,舆诸檀施别矣。”众如期往,南无他语,唯劝以念佛,坐语顿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2—1763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星指,号藻川。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间历任湖北、陕甘乡试主考官,会试副考官,提督湖南、江西、陕甘学政。官终副都御史。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
张映辰,字星指,号藻川,钱塘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兵部侍郎,降左副都御史。有《露香书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1842 【介绍】: 清广东定安人,字子骏,一字翰山,号指山。嘉庆十四年进士,累官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工书,当时碑版出其手者甚多。有《筠心草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一
张岳崧,字子骏,一字翰山,定安人。嘉庆己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湖北布政使。有《筠心堂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许国英,字志毅,一字指严,号苏庵,别号不才,江苏武进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八
释敬安,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湘潭人,本姓黄。湘阴法华寺僧。后居京师法源寺。有《八指头陀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释敬安(1852—1913) 诗僧。字寄禅,俗姓黄,名读山,字福馀。湖南湘潭人。因在佛前烧残二指,又号八指头陀。曾为宁波天童寺首座、宁波僧教育会会长,辛亥后任中华佛教协会会长。光绪年间曾三次登黄鹄山游黄鹤楼及故址,先后写有《将之普陀登黄鹤楼》《登黄鹤楼》《黄鹤楼故址》《又观所状赤壁、卧龙冈、黄鹤楼诸古迹,再题二绝句》等诗作。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敬安,字寄禅。姓黄氏,湘潭人也。其先世为山谷苗裔,宋时由江西迁茶陵,明季乃徙湘潭之石潭。世业农,父宣杏,母胡氏。尝祷白衣大士,梦兰而生。数岁时,好闻仙佛事,常终日喃喃,若有所吟诵。七岁失母,诸姊皆嫁,父或他适,则以安兄弟,寄食邻家。日昃不返,即啼号踪迹之,里人为之恻。然年十一,始就塾师,授《论语》未终篇,父又没,零丁孤苦,极厥惨伤。其弟以幼,依族父安,独无所得食。尝为人牧牛,辄携书于牛背诵之。一日与群儿避雨,村中闻读唐诗,至“少孤为客早”句,潜然泪下。塾师周云帆,骇问其由,以父没不能读对,云帆甚怜之,曰:“尔为我炊爨、洒埽可乎?”即下拜云帆,喜甚。每语人曰:“此儿耐苦读,后必有所树立,余老不及见耳。”无何,云帆病没,安遂散去,然犹不废业。闻里中豪家,欲觅一僮伴儿读,即欣然往就,至则使供驱役,自读辄遭诃叱。因悲叹“以为屈身为读书计,既违所愿,岂可为区区衣食为人奴乎?”即辞去,习工艺,鞭挞尤甚,绝而复苏者数。一日见篱间白桃花,忽为风雨摧败,不觉失声大哭。因慨然动出尘想,遂投湘阴法华寺出家,礼东林长老为师,时同治七年也。冬初,复诣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首参恒志于岐山,专司苦行诸职,暇则随众坐禅。越五年,颇有省。时精一首座为维那间,以诗自娱,安讽之曰:“出家人不究本分上事,乃学世谛文字耶?”因笑曰:“汝髫龄精进,他日成佛,未可量至。文字般若三昧,恐今生未能證得。”后省舅氏至巴陵,登岳阳楼,友人分韵赋诗,安独澄神,趺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归述于郭菊荪,谓有神助,且言其有宿根,力劝之学,授唐诗三百篇,一百成诵,后精一见安所作大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