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血指
《骈字类编》:北指
隋书文帝纪:论见南迈下。汲冢周书:惟一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 苏轼飓风赋见南翔下。王仲敷南都赋见南曜下。梁武帝邯郸歌:回顾灞陵上,北指邯郸道。
《國語辭典》:大指 拼音:dà zhǐ
1.主要的意思、大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由此言之,圣主明于任贤,略举黜陟之体,……。其大指如此。」也作「大旨」。
2.手指的第一个指头。也称为「拇指」。
2.手指的第一个指头。也称为「拇指」。
《漢語大詞典》:指射
(1).犹指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於沿 江 地指射盖屋。”
(2). 宋 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 川峡 、 闽 、 广 ,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2). 宋 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 川峡 、 闽 、 广 ,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